真正巧克力是要经过调温的,在23℃到25℃时结晶,室温超过25℃就会融化,放在冰箱里温度一般在7℃,里面会形成很多各种不同的晶体,有些晶体会让口感变的很差,所以如果你要想吃到好吃的巧克力,要把巧克力放在25℃的环境里10分钟左右,再吃就很美味了。
如果储存环境潮湿,巧克力中的糖分容易被表面的水分所溶解,待水分蒸发后会留下糖晶。即使是密封包装的,水分还是会从外包装的折叠或边角处渗透进去,使巧克力表面被一层薄薄的呈灰白色的糖霜覆盖。
可以放的啦,不过我不太喜欢,冻太低很影响口感,起霜基本就废了,家里冰箱不能调得太高啊。这东西如果不是夏天我确实都搁外面,但是夏天必须放冰箱,不然会烂巴巴的,虽然已经是75%了。
可可油晶粒会溶解渗透到巧克力表面再次结晶,导致巧克力出现反霜现象。其中,黑巧克力储存在相对湿度为82%—85%、牛奶巧克力在相对湿度超过78%的条件下,就会吸附表面的水汽。
有的巧克力,是以代可可脂代替可可脂制作的复合巧克力,如果把这种巧克力放进冰箱内储存,会使巧克力表面出现糖霜,或因出油而引起反霜。
经冷藏后,表面结霜的巧克力不但会失去原来的醇厚香味和口感,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容易发霉变质。食用后,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