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吃席总有一道夹沙肉,肥肉大刀切块,中间开塞入豆沙馅,芝麻馅,上面铺糯米饭,一碗一碗放入大蒸笼蒸,蒸熟后倒扣入盘子里,肥肉边的颜色像梅菜扣肉的颜色,肥肉蒸的晶莹剔透,撒上一层白糖就上了桌,小孩大都不爱吃肥肉,却爱调皮的把夹沙肉里的豆沙和着糯米吃与溢出来的猪油一起,是童年味。
三年没回家啦,很想我奶做的醋肉啊,家乡的面线糊大肉粽还有海蛎煎都是我的最爱,上学那会一星期五下课就喜欢去美食街那里喝碗面线糊,加的料就是醋肉卤蛋,还会去钟楼的蓝氏买个大肉粽蘸着番茄酱吃,当然最喜欢的就是奶奶过来看我给我做的海蛎煎了,整整三年没吃到了,很想她。
我怀念的家乡味道,是家人亲手写春联,浓浓的墨香味里散发出温暖的气息;我怀念的家乡味道,是手工制作特色美食,一家人每人负责一道工序,井井有条的合作带来家的味道;我怀念的家乡味道,是全村人一起看露天电影或者听戏剧团唱戏,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中带来喜庆的春天。
饺子,我家是东北的,我们那边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离家工作了之后每次回家吃妈妈做的饭真的就是有过年的感觉,特别好吃,永远没有一顿饭,比妈妈做的好吃,无论走到世界各地。那几道从小吃到大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炒菜。那不管什么馅的饺子,吃第一口永远是那句:“没我妈包的好吃!”
爸爸做的年夜饭,每年爸爸都会做一桌子饭菜,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我才有机会吃到,每次吃到,就知道,这是过年了。可惜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一个人过年,其实很落寞,可是,我也习惯了,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