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指农历腊月末到翌年正月初这段时间,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川人最重要的最讲究的节日。过年有吃腊八粥,祭灶,贴门神春联,过除夕,春节和元霄等到过程。到了腊月初八,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吃腊八饭了。在煮饭的时候,把花生米、核桃仁什么的和米一起下锅去煮,注意了,所加的这些东西除米之外,必须要有八种哦。等饭煮好了以后,年长的人就叫子孙聚在一起吃腊八饭,腊月二十三,是各家各户打扬尘的时间了。在这天,每家都会找一根长杆,在杆上绑一把扫帚或是一大把带竹叶的竹枝,用它来打扫房屋顶部的蜘蛛网、灰尘什么的。经过这样一打整,整个屋子就清爽多了,就可以干干净净等过年了。要是这天没有时间打扬尘的话,那就要等到腊月二十七了,因为腊月间打扬尘可不是在每天都行的哦,只有这两天才行,这是规矩。这天晚上,还要焚香、点蜡、烧纸钱来请灶神来家过年的,感谢菩萨赐于的食物,至于什么时候送灶神,我就不记得了。
四川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过年的时候,再远的游子都要回家,城市几乎就是空城,大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在过年腊月三十之前,一般就要杀年猪,装香肠,熏腊肉,杀鸡等等动物肉食,以及海鲜虾蟹等等,特别是过年年夜饭的时候不能缺的是蒜薹和韭黄,也是过年的招牌菜之一了。挂春联,挂对联,也是四川广大农村的一大特色,一来驱除妖魔鬼怪,二来啦喜气,一般大年初一是不吃荤的,以素食为主,早上起来都是吃汤圆,在北方人叫吃元宵,一天不是吃面条,就是吃素食,这也是一年365天,唯一的一天,吃素食的日子,正月初一,一般情况下是不扫地,也不倒垃圾,也不洗澡,也不洗衣服,反正就是游荡的一天,东玩西玩,也不串门,不能到别人家里去,春节期间更多的人是捧着手机等着抢红包。
在我们四川过年,年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四川由于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有许多与外省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历史悠久的四川,农历新年的传统自古被当地人极为重视。特别是川西一带,通常冬至一过就开始筹划过年的大事——灌香肠、熏腊肉。除夕之前,家家户户就挂上彩灯、贴上春联和门神,以期来年的吉祥如意。正月间,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民俗不断,有些地方还要舞火龙。最热闹的是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之间的烧头香、大庙会、花会、摸喜神方、游草堂等,热闹极了。
我觉得最有代表的就是杀年猪,灌香肠,熏腊肉。一般在冬至过后就开始了,这是四川人家家户户为过年的必然准备。城里人一般到猪肉摊指定灌制香肠,农村人则自己养年猪,这一时节的猪肉因为销量大往往也会降价。四川人灌香肠一般分辣味的川式和不辣的广式两种。除了香肠,川人还会用盐和花椒对猪肉进行腌制,然后将腌好的猪肉用柏树枝进行腊肉的熏制。过年时,桌上一定是大盘大盘的香肠腊肉,好吃的不得了。
怎么说呢,大年三十吃团年饭, 四川人的团年饭和外省最大的不同在于菜品的多样。团年饭一定非常丰盛,大鱼大肉,香肠腊肉,蒸菜炖菜,甜咸烧白,凉拌鸡,东坡肘子等,各式好吃的川菜大菜一应俱全,但是平常家常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这些则通常因低档了不会端上桌。好了好菜,还有好酒。四川人酒量不算大,但过年一定喝好酒,一百元以下一瓶的酒过年时通常不会拿来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