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出来的人,对大灶都不会陌生,而且对大灶做出来的饭菜情有独钟。柴火大灶焖出来的饭特别的香,是电饭煲不能比拟,那种特有的香回味悠长,柴火灶炒出来的菜更是一绝,那种味道是燃气灶怎么也做不出来的。现在虽然农村生活大大改善,人们也全烧起了燃气,但柴火灶每家每户依然存在,因为我们乡下的酒席少不了柴火灶,几十桌的酒席只有柴火灶才方便解决,那样火大,煮菜快速。不管房子建的多高,多漂亮,柴火灶依然保留,过年过节回家想叫爸妈煮一顿柴火饭还是可享受到的,平时父母也不会烧,柴火灶烧的饭菜虽然好吃,但是毕竟卫生难搞,烟熏火燎,灰尘太多,所以现在一般很少人用了。只有城里人去到乡下,他们非常渴望食一顿柴火宴,宁愿自己动手,搞的不亦乐乎。特别怀念柴火灶那个柴火焖出来的番薯,现在好难品尝得到了,每每回家不是产番薯的时间,只能是记忆中的美味了。柴火灶在农村,我想应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虽然不常用,但刻意要吃还是吃的到的。时间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情怀,柴火灶保存下来的记忆总是回味悠长,在乡村,一方灶台煮饭菜,这是最暖心的饮食原味。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是满满的回忆呀,那个时候,我只有几岁,爷爷奶奶做饭是用大灶做饭的。毕竟已经二十年了,我们家没有买现在的香稻种,就是普通的杂交中稻,但是大灶做的饭是真香呀,尤其我是最爱吃锅巴饭里面那个黄黄脆脆的锅巴的,我也特别爱喝用大灶熬的浓浓的米粥。反正每个周末,我爸妈会带我回去住,因为我吃大灶饭会非常的饱。当然后来我外出上学,工作,特别喜欢吃蒸饭车做的饭,觉得有小时候吃的大灶饭的味道。后来直到我自己换了一个智能电饭煲,以及学会了在做的饭里放点油之后,才觉得电饭煲做的饭真是香呀。前几天,我妈妈给我送了一袋米,很神秘的叫我换米做饭,她没让我加油,就那么煮,闻到饭特别香,几乎又是小时候的味道了。等到吃饭时,真的又糯又软。她告诉我说:“现在不让农村烧大灶了,咱们家就种了点香稻,你要觉得好吃,我们年年种吧。”是啊,爷爷奶奶不在了之后,我们家就没有用过大灶了。看来爸妈也是非常怀念以前的大灶饭呀。总之我觉得大灶饭应该是一种情怀吧,燃气做饭也是香的。
现在基本炒菜都是用煤气灶,方便。煮饭都是用电高压锅,如果有事,把米放好,插上电调好,回来就可以吃了,还是热乎乎的。家里还有大灶,只是很少用了,麻烦,而且烧柴烟大,熏得人难受,一般都是过年,炖鸡,炖鸭用得上,还有煮粽子用,因为煮一锅粽子要十几个小时,不可能用煤气煮的了。其实我还是觉得大灶煮的饭更香,以前奶奶还在的时候,我们用电饭锅煮饭,奶奶总说不好吃,然后她都执意用柴火烧,只好随她了。我们这边建新房子了,也会弄一个大灶,只是会装修的漂亮一点,虽然不常用,也放着,有需要的时候再用,像亲戚家里办事情啊,会用得上。只是现在我们家族出资,买了一堆餐具和单独的灶子,足足有六个,这种烧火方便,不会像普通灶台那么烟。现在都是谁家需要用就放谁家。一般煮的大锅饭还是挺好吃的,她们最爱拿来煮玉米粥了。虽然家里的大灶煮的饭比较香,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去煮了,比较花时间,还要有人看着才行,不然火灭了也不知道,饭焦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是用电的方便,省心。跟着时代走吧。
大多数人都会有怀旧的思想,总是回忆过去用大锅灶的情景。我是东北人,所以对东北菜情有独钟,什么红烧肉,小鸡炖蘑菇,东北汆白肉放上大骨头等等,提到这美食,口水情不自禁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都是大锅做饭,大锅做菜的,家里人口多,当时只有爸爸一人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顿肉,包顿饺子,说实话,如果吃顿饺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吃饱,即使吃饱了还能再吃两个,肚子空啊!我最爱吃的就是妈妈大锅做的红烧肉,用冰糖熬制的焦糖,挂在五花三层的肉上,再放一些宽粉,每当锅烧开的时候,香气扑鼻,弥漫在整个房间,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妈妈把做好的红烧肉摆上桌的时候,简直觉得真是太幸福了,吃上这么好的人间美味!现在想想当时的场面,都会有画面感,好有食欲啊!现在不在农村住了,我们用的是天然气,虽然方便了很多,但是大锅做饭大锅做菜的味道,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嘴巴里,都是香香的,和天然气做菜那是无法比拟的!
大多数人都会有怀旧的思想,总是回忆过去用大锅灶的情景。我是东北人,所以对东北菜情有独钟,什么红烧肉,小鸡炖蘑菇,东北汆白肉放上大骨头等等,提到这美食,口水情不自禁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都是大锅做饭,大锅做菜的,家里人口多,当时只有爸爸一人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顿肉,包顿饺子,说实话,如果吃顿饺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吃饱,即使吃饱了还能再吃两个,肚子空啊!我最爱吃的就是妈妈大锅做的红烧肉,用冰糖熬制的焦糖,挂在五花三层的肉上,再放一些宽粉,每当锅烧开的时候,香气扑鼻,弥漫在整个房间,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妈妈把做好的红烧肉摆上桌的时候,简直觉得真是太幸福了,吃上这么好的人间美味!现在想想当时的场面,都会有画面感,好有食欲啊。现在不在农村住了,我们用的是天然气,虽然方便了很多,但是大锅做饭大锅做菜的味道,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嘴巴里,都是香香的,和天然气做菜那是无法比拟的!
虽然说现在远离了大灶做饭那种烟燻火燎的岁月,改用了燃气灶做饭,但依然对大灶做出的,带着柴禾的,充满家乡味的饭菜魂牵梦绕。记得孩提时,每逢过春节,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更会有燃的很旺的大灶里添点柴禾。等火小时,又用一根木柴挑起大灶一角,狠狠吹一口气。“朴——”声过后,火苗一下窜出来,躲不急时会被撩到额发了。曾经我学大人样吹了口气,被大灶里吹出的灰尘染成了大花脸,逗的大人们一阵哈哈大笑。不瞒大家说,大灶里做的饭菜,火焰旺的原因,吃起来说不出的香喷喷的,尤其是那弥漫 着的柴禾味,更有着一种特别的农家风味。大灶做的最美的农家饭,莫过于馓饭,妈妈一边给灶火里放柴禾,一边用一根杆面杖在大锅里用力搅。等一会儿做熟了,一家人坐在土坑上,捞上一盆酸菜吃馓饭的样子,是伴随着乡情的津津有味
……而今,因为环保的原因,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节能燃气灶,即卫生,方便,人少的话最活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