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道的北方人,小时候就是吃馒头大饼长大的,我5岁就会烙饼了,因为年龄小,干不了农活,就留在家里,给爸爸妈妈做饭吃。开始我做的没有妈妈做的好吃,后来妈妈给我说了几点小窍门,掌握了之后,做出来的饼立马不一样了。不外传的诀窍,一定要记住哦,面粉加入八十度左右水烫面,第一步很重要,决定了饼的软硬,凉水和面烙出来的饼就是硬的,无数次的尝试,测试出来的。
表皮酥脆,内层松软,又脆又香还分层! 远远地就能闻到饼香味了,往往菜还没炒熟,饼都快吃完了,而且光吃饼就能吃到撑,面和的稍微软一点,中国人讲究软面的饼;面团很湿,在揉面的时候千万忍住,不要因为粘手就加干面粉,揉的时候带点惯性,会很容易揉成团,面团含水量高,延展性就强,擀制的时候就会很薄。
要醒面,此步骤不能忽略;和好的面,揉匀揉光,盖上湿布静置半小时以上,面团醒的时间越长越有嚼劲,时间充裕的话1小时就可以了。再次强调,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把醒面时间和成型后的静置时间延长,这样面坯会非常好操作,便于擀制,越薄口感就越好,分层也会非常明显。
现在天津市有很多家来自河北沧州地区买烙饼的店铺,也是不完全一样,至于烙饼的技巧和秘诀也曾有人咨询过,但是,都是被卖饼的老板莞尔一笑搪塞过去了,我看过他们烙饼的过程。一,面和的很稀软,二,油酥放的适量。三,擀饼时不要反复擀,否则会把面擀死,没有层次了。
和面。500克面粉用350克开水烫熟,把开水慢慢倒入面粉中,边倒边搅,使致没有干面,稍凉后,放案板揉匀静醒待用。从下往上卷起来,把边缘捏住封口,在立起来用压扁,稍醒后擀成薄的大饼。放在160度刷过油的烙锅上烙成两面金黄。
烙饼面团的加水比例,大致按一斤面六两水的量(热水和常温水各一半),刚抓匀的面团是温热的,抓匀后不加盖,晾凉撒点薄面揉光,整型成长方形。平底锅倒油,放入圆饼烙制,刷油,翻2~3次面,至饼花儿均匀、鼓起、金黄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