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粽叶,长江以南的很多地方一般都使用的是箬竹叶。这里就要给大家说个冷知识了,那就是粽叶可不是指专门某一种植物的叶子,而是指用来包粽子的叶子。所以不管是什么植物的叶子,只要是用来包粽子的,都可以称之为粽叶。箬竹叶本身便带有一股清香,在和糯米的香味混合之后,可以说仅仅闻一下香味也能够让人食指大动。一般来说选择新鲜的箬竹叶包粽子最好,但是从市场上也能够买到往年的干箬竹叶,回家用水泡一下也可以用。需要注意的是,用箬竹叶包粽子,一定要记得先煮软,然后才能够用。不过用箬竹叶包粽子的话相对比较简单,因为这种竹子的叶片大,自然也就好包一些!
北方人常用芦苇叶包粽子,主要是就地取材,方便。北方箬竹比较少见,反而是芦苇常见,芦苇的叶片比箬竹窄一些,包起来难度大一些,但优点是长度够长。从我国明代开始,人们就有用芦苇叶包粽子的习俗。在古医书《王揪药解》对芦苇叶大为赞赏,认为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而且用芦苇叶煮的粽子软糯清香,老北京人就爱用芦苇叶包粽子。北方最著名的芦苇叶产区在华北平原的白洋淀,品质极佳。
玉米皮指的是玉米棒子外面的一层又一层的皮,这个可以说是最方便、最好用的。因为玉米棒子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取材太方便了,在城市也容易买到,随便哪个菜市场都有没剥皮的玉米棒子卖。买回来把皮留着别丢了,包粽子可是好东西。玉米皮的柔韧性在粽叶中应该算是最好的,而且它煮熟后有淡淡的玉米清香味,还能将糯米染成淡黄色,十分漂亮。
箸叶,俗称粽叶,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中,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箸叶具有天然的芳香,有较强的抗免氧化、抗菌、抑菌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功能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新原料,用来包粽子再适合不过。
古诗有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最大的优点就是叶片足够大,包粽子时想包多大都可以。荷叶自古以来就是入菜的好材料,比如“叫花鸡”,就是用荷叶包裹了之后做出来的。荷叶清香味很足,还具有清心降火的功效,如今这个季节正是荷叶迅速生长的季节,用来包粽子还是挺不错的。
南方人用的最多的叶子,箬竹叶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很适合用来包粽子。箬竹生长于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用途广泛,现已被人工大量栽培,用于市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