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我觉得吃的是猪肉或者鸡鸭肉,或者打猎来的野味,喝的是低度发酵酒,我们可以参考电视剧,因为拍电视剧也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尤其历史类电视剧。在《水浒传》中体现最多,草莽英雄豪爽畅饮,尤其张飞的形象最为贴切,《水浒传》发生于宋朝,那个年代可是农业社会,牛是耕地用的,哪里会让你吃。所以大口吃肉排出牛肉和羊肉后,最有可能的就是猪肉或者鸡鸭肉了。在剧中喝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武松喝的十八碗景阳冈,十八碗水都该撑的上了,所以首先排出蒸馏高度酒,又说大部分人三碗不过岗,那么那个时候至少这家店可以酿造出度数稍高的酒,那最有可能是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南方才有,地点在山东,那就应该是高粱酒了。
大口吃肉,就是家乡酒席上的馒头乌肉,以前规定一人最多只能吃两块,不过大多数人只能吃得下一块,太大了,味道像东坡肉,香得很。大碗喝酒,就是酒席上糥米酿的黄酒,也叫米酒,老酒。以前办喜事随礼,娘舅一担老酒是一定要的,坛口用红纸贴上,再写一副对联,挂在上横头正中间,其他客气点的也一担酒一对联。所以喝酒就随便喝,吆五喝六的猜拳喝。现在随礼都红包,喝酒有钱的喝名贵烧酒,如矛台五粮液,红酒。老酒俾酒备备,有的喝不来烧酒。
不可能吃的牛肉,也就是大牲口,牛,马,骡,驴,都是有备案的,杀那个吃肉是犯法的。可以说吃羊肉,狗肉,鸡肉,猪肉,打猎所得的鹿肉,熊肉,等等,酒则是米酒,绍酒<俗称花雕酒>这个还有少量白酒,在古代,酒都是粮食酿的,如果不是太平年,粮食大丰收有剩余,官府不会让人用粮食去酿酒,首先要供给人吃的,在古代,并不是随便酿酒的,需官家备案,那时候没有勾兑,纯粮酿造,古代收成少,岂能随便用粮食呀。
这个我有经验,今年刚刚用大挂车的车圈焊了一个大铁锅灶台,我买了一个六印铁锅,买了两次大棒骨了,一次二十斤的大棒骨,锅里煮上两个小时。捞出一盆子来,几个人一人一块大骨头啃着哪个带劲。啃口肉,在喝口酒,他们喝酒我不喝,我只吃肉,哈哈。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句话流传很久,这肉通常是指猪肉,羊肉,中国人主食肉类为猪肉,游牧民族以羊肉为主,在物质缺乏的年代,酒也只能是自酿的粮食酒,酒的度数很低,一般人一大碗喝下去也不会醉,现在农村一些地方还有这种酒。
大口吃肉是因为以前的肉切得太大,必须张大嘴,大碗喝酒是因为以前的酒是度数较低的米酒之类,小口不过瘾,用大碗盛,一口一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