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刚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总觉得又是市面上的快餐鸡汤,因为是心理咨询师推荐的才买回来试探性开始读。阅读过程中总是忍不住想哭,它几乎是把你内心所有的伤疤重新揭开,逼你去正视去分析曾受过的创伤,字字珠玑,几次都差点读不下去,因为回忆童年创伤实在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当我看完,我感到了深深的解脱,不是“终于特么读完了”的解脱,而是我彻底释怀了某些一直让我觉得沉重的东西,知道自己所有焦虑和恐慌是源于什么,知道造成两个人互不理解的原因是什么,知道很多事情都“并不是任何人的错”,它让我产生一种巨大的宽恕感。
《带着鲑鱼去旅行》这个被称为“这个世界上最博学的老头”,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是在鄙视读者的智商,看上去都是短篇小段子,但有些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读起来特别烧脑。他的文字总带着黑色幽默的味道,感觉就像在看一个叼着烟杆的老头一脸淡定自如地嘲讽吐槽,而且脑洞无比清奇,这种在书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真的是头一回见。据说他的另一本书里,还有“给世界名著写退稿信”和“一整篇都是手枪名称陈列”的古怪文章,真是任性到不行啊。就这么有趣的一个人,去年冬天的时候去世了,实在遗憾。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可能是,近几年来读过的最棒的书之一,非常惊艳,它不止是历史,更是博物学著作,通过宏观的视角联系起了生物物理经济政治社会哲学等等学科,如果你在任何一个学科领域有参悟不透的问题,阅读这本书也许就能找到一个解答疑虑的指向标。同时,文中有几个的观点非常具有倾覆性,读完之后跟我妈探讨了很久,作为历史老师也表示这些观点很新,而且有道理。作者的思路相当广阔,文笔也趣味性十足,想给翻译颁奖牌。
《巴黎烧了吗》历史最迷人的地方,不在于一场战役的胜负,不在于政局的飘摇动荡,而在于在这场变革中,那些小人物的故事。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里面的细节多到奢侈,作者历时三年走访了所有故事的见证者,甚至连文章里出现的某些对话都是有据可查的。听起来好像是一本很枯燥的纪实文学是吗?不,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居然把二战写得如此引人入胜,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毫无障碍地读下去,都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让我感受到了一场战争的体温。
《死者在说话》“他们有故事要讲述给我们,即使他们已经死去。那是我,一个法医骨骼学家的责任,去捕捉他们无声的呼喊和细语,去解读他们,为了活着的人,直到生命尽头。”这是一个法医人类学家经历的奇妙案件,介绍了关于体质人类学的各种趣闻和冷知识,通过分析尸体来挖掘案件的原貌,趣味性和科普性都很强,可以说是这个领域里最让我感到惊艳的一本书。
《亲密关系》 克里斯多福·孟,“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恆真挚的亲密关係,却又害怕再度受伤。”而这本书系统描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的亲密关系,简单通俗来讲,就是教你“如何与另一半相处得舒服”。我想不止是亲密关系,读完这本书之后对普通人际关系也会有所帮助或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