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么?他们自身符合大众眼里的优秀,却频频找一些“实在不怎么样”、对他们并不好的对象;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offer却总是选择一些在别人看来会低于他们能力的工作;或者更微妙的,让你觉得ta有些遥远,似乎总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什么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人又是如何形成一种自卑情结的?为什么我们说自负可能是自卑的一种伪装?今天我们围绕自卑来聊一聊。
自卑情结可能有哪些表现?
陷入自卑情结的人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以下是一些,不同的有着自卑情结的个体可能有着其中一种或多种表现(Warta,2008; Mitchell,2015):
1.做事十分害羞、胆怯、犹豫不决,甚至无法承担任何个人或与工作有关的责任,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种自我怀疑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2.从社交圈消失,拒绝与他人往来。因为他们会认为,就是因为有了与他人的比较才会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扰,如果脱离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扰了。
3.与前一种人相反,有些有自卑情结的人会需要通过持续地、过度地寻求他人的关注,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长期以来的自卑和低自尊,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肯定自己的价值,只能依赖外界的关注/评价来对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
4.异常的争强好胜,攻击性强。还有一些有自卑情结的人会表现出很强的好胜心,他们希望通过表现得强大来弥补内心自卑的感觉,这也被看做是一种个体希望打破循环做所的补偿式的努力。
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是有区别的,自卑感是指一种“比不上”的感觉(feelings of inferiority),而自卑情结相比于自卑感一种更负面的恶性循环。它更像是一个让人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个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或否定。
自卑情结是如何产生的?
自卑情结,由阿德勒心理流派(Adlerian psychology)的创始人Alfred Adler最早提出。他认为自卑可以被分为原生自卑(primary inferiority)和次生自卑(secondary inferiority)(Warta,2008),而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之间的纠葛就会使人陷入一种自卑的恶性循坏,人的自卑情结就产生了。
1.什么是原生自卑?
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是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体会到的不足感(insufficiency)(Sicher,1991)。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得个体在童年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无助(helplessness)、始终认为自己比别人弱小/愚笨,或觉得自己只能依赖别人等等,而这些都是个体最初自卑感的来源(Wexberg,2016)。
例如,父母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所犯的错误,或恐吓孩子说“别人都能把书念的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行?念不好书将来长大有什么用?还不是就是混吃等死?”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教养之中,会让孩子始终认为自己就是比不上其他人,从而产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2.什么是次生自卑?
次生自卑则是指,产生于个体成年时期的自卑感,即当成年后的个体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实现自己虚构的目标或内心的标准时,所感到的自卑(Warta,2008; Wexberg,2016)。
次生自卑会迫使人们回到原生自卑找寻原因。
次生自卑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恐惧、羞耻、脆弱(这些与原生自卑紧密相连的感受),和对原生自卑的记忆。那些有着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对次生自卑时,会倾向于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很无助,自己比别人弱小,或者自己总是需要依赖别人,才让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心中的理想(Warta,2008; Wexberg,2016)。
这样,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的纠葛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原生自卑使得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而发展出了一个虚构的目标,这个目标却又让人在成年后产生了次生自卑,次生自卑往往又会把我们带回到自卑的原点。就是这个看似矛盾的循环把很多人困在了自卑的情结里。
要知道,自卑对人的影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给我们一些努力的动力,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是每个人都会体验过,也是正常且健康的。而自卑情结却往往会是不健康的。
你是一个容易自卑的人么?你有哪些特征呢?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吧
收藏文章?不如顺便关注我们——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也是自己能力没有得到自己的认可。如果能力够强的话,自己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怀疑。
因为他总是遇到挫折,而且总是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怀疑自己。
这样的人应该是之前也遇到过很多的挫折,而且他之前遇到挫折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因为从小到大,基本上什么事都是我妈帮我安排妥当的。我遇到问题之后,最先找的也是我妈。说起来也确实挺丢脸的。可是之后我就形成了惯性一有问题我就会找我妈。
可是到了工作之后,我发现有问题,我妈也帮我解决不了,而且还隔得那么远。比如一开始我就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就算之后慢慢的上手了,我还有很多工作和同事衔接的不够完美。有的时候还会延误大家的进程。然后我就会不停的怀疑自己。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把这把这个工作做好,最后也辞职了。
其实我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是挺失败的。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一直跟别人求助,当没有人可以求助了,我们就会怀疑自己,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现在也在努力改变这样的情况。
不够自信,对自身的认知不清晰。那么在遇到了挫折了,肯定就会怀疑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并非是现实的其他因素造成的。
有些人就是不够自信,总爱“谦虚”的低估自己的能力。他总认为自己没有那么的好,没有那么的优秀。那么在遇到了挫折的时候,这种心态就更加夸张了。就会不断的去否定自己,认为这个问题肯定是自己的问题而造成的。
这种心理是从小养成的,就是从小可能性格会比较自卑。对自我的认知,就不能做到一个客观性。即使得到了表扬,他也会认为那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自己并没有多么的了不起,自己真的就是很差劲很平凡的。
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就是一个差劲的人。那么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肯定会第一时间认为一定是自己太差了,才会导致这个挫折的发生。他根本做不到去用正常的眼光与思维,去分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