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名菜呀,
地三鲜,酸菜馅饺子就酒,配上扒蒜老妹,锅包肉,熘肉段,冻秋梨,冻柿子,大地红鞭炮,开春了必须整一个春饼,新茬豆芽陪着去年冬天剩下的酸菜切丝。还有豆角烀饼。
反正我是觉得东北人不可能不吃饺子。
剁馅,白菜馅,酸菜馅,便宜3毛钱一斤大白菜买它200斤。买点猪肉。都调和好了,开始和面包。
面呢,有将就。白面需要硬一点,所以就用热水和面。剂子大,薄皮大馅,再上锅那么一蒸。
咱东北没有水饺一说,不正宗,苞米面萝卜馅的,也是热水烫面,农村大锅一蒸。
冬天满是便宜的山楂,萝卜干,洗干净了,做萝卜咸菜,芥菜丝咸菜,配上辣椒油,山楂熬点糖稀做冰糖葫芦。
呵呵
嘻嘻
东北穷,不富裕。
爱吃涮锅,羊肉牛肉切成一片一片的,配上一瓶芝麻酱,10块钱半年了也没吃完。
酸菜火锅肯定加虾米,墨斗鱼,冻豆腐。
老三样。
酸辣海鲜美味。
所有一个代表我觉得东北菜的最唯一的代表我选择东北酸菜猪肉馅儿蒸饺子
再拍个黄瓜整个老虎菜配套大蒜喝个小酒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东北菜,那家伙,就好像怕你吃不饱,撑死你的节奏都有。东北菜就像东北人的性格一样,大气、豪爽,说到东北菜大家大家第一感觉就是—份大,真不是吹的啊,想当年我在哈尔滨上大学的时候,最常点的菜就是地三鲜了,点一盘地三鲜,配三小碗米饭,足够三个女生吃的。茄子土豆大青椒,炸吧炸吧一块炒。黑了吧唧反油光,吃到嘴里真是香。
白肉血肠,在记忆中,这是一道再“硬”不过的菜了,小时家庭条件有线,白肉血肠这种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这是吉林著名的传统风味之一,此菜以猪五花肉、清血肠为主料,沿袭了满族的烹饪技法和饮食习惯,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其成品白肉质地松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光洁细腻、色泽灰白,清香软嫩。
杀猪菜起源于东北的农村,集酸菜、血肠、猪肉三大东北特色食材。酸菜要用东北长白菜靠自然发酵变酸渍成,色泽微黄透亮儿;白肉是带皮的大片儿五花肉;血肠要用新鲜的猪血,加入葱花、盐等料调味后灌入肠衣煮熟。这三味共入一锅咕嘟咕嘟的炖出来,猪肉中的肥油已经被酸菜拿净。滋味那还用说吗?必须杠杠的。
酱骨头,主要指的是酱脊骨,也就是猪大排,是东北地区的著名美食,在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城市都有吃酱骨头的馆子长春的王记酱骨头馆在当地很有名,而哈尔滨品尝此菜最有名的地方是吴记酱骨头炖菜馆和王记酱骨头炖菜馆。地道的酱骨头肉质鲜美,入味浓而不腻,让游客充分感受东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
锅包肉(原名:抓炒里脊),熘肉段,扒丝地瓜实际上都是鲁菜,东三省解放前和解放初的大厨基本上都是山东人,我一九八零上班,在辽宁省交际处,下属四个宾馆,只知道东北以鲁菜为主打,川菜和苏菜为辅,现在有人搞什么辽菜,东北菜,但实际上东北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菜系,国家也不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