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在外地五六年了。从刚来到外地的时候,几乎一有时间就给家打电话诉苦,一天二十来个电话是很正常的。但是慢慢的,随着自己的工作步入正轨,随着自己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自己忍受,不想和家里说。但是我还是会保持每天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有时候只是问问家人吃饭了吗?干什么呢?简简单单的话也让人听得有种回家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的一天一次电话,让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拉进了。感觉自己每天下班的路上,或是吃晚饭的时候,听到父母的声音都能全身心的放松。所以我一直保持着着个习惯。而父母对我也是非常放心,如果有一天没有接到我的电话会主动打过来问我没事吧。感觉非常暖心也非常快乐。
上高中之前,还没有离开家人父母,几乎天天联系。只要不是上学时间,说教的时间还是大把大把的。这可以说是被动联系,毕竟当时都有些离家出走的情绪。大学之后,从与父母生活,但背井离乡,尽管人生地不熟,可还是很快打开局面。而与父母联系方面,也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联系父母。工作之后,尽管有固定的时间回家,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也在这段时间里,主动联系父母,问及家中情况。感觉最孤独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视频聊天。不过现在好了,回到老家工作生活,几乎每天都去父母那里,联系换成了探望。
平均一天联系一次。我结婚这事第三年,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在公婆家的感觉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我经常会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会想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会每天打电话给家里。不会说自己过的多不开心,只会说一些自己孩子由长大了,懂了很多东西,又会了什么技能之类的。主要是让父母开心,自己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现在是大二,我一般不怎么联系父母。但是我的爸妈会每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干什么呢。有时候挺烦的,觉得每天都问东问西的。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期盼父母的饿电话的,因为接到他们的电话我会感到家的温暖,会把一天的所有委屈都抛之脑后。
从小就不是他们带大的,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妈从小就不喜欢我,老是用很刺耳的话讽刺我,习惯了。现在长大了,出来工作了,我妈一打电话来就是问我要钱,而且她现在自己也在上班,很烦,从来就没给过多少母爱给我,心里永远的痛。
我一般不和父母联系。联系了,父母问东问西的,有时候很烦,都是通过这些想法,我发现父母很爱我们,希望大家不要辜负父母对你的期望,钱随时可以得到,但父母们只有一个,不要等到失去才发现你爱他们珍惜,关爱父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