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本质不在婆媳,人与人之间肯定会有分歧,体现在母子之间可能一句话就能简单揭过,放在婆媳之间就容易情绪放大。试想,两个完全不熟悉的人突然间因为第三个人要生活在一起,就算是出于传统意义上的尊老思想,也顶不了多久,生活琐事上的冲突,言语上的分歧,分分钟让你要原地爆炸!你会发现,通常意义上的隐忍根本无济于事,只会让矛盾滚雪球般壮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说,在婆媳矛盾中,丈夫要求妻子忍让是最愚蠢和最不负责任的做法。
以结婚几年的经验来看,刚结婚的时候媳妇和婆婆都有一个磨合期,这个都是必须要有的一个阶段,一个会拿你当家人的婆婆真的是凤毛麟角,同样的让你拿婆婆当亲妈,也有点强人所难,一些小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婆婆和公公要商量事情,他们会把老公叫过去,她们的儿媳妇还是在沙发上看书,但是转念一想,无所谓家事让我知道了就做,不让我知道就不知道,我该干嘛就干嘛。
育儿观不一样。有一句话,80%的婆媳矛盾,都是在生了孩子之后爆发的。也就是说,在生孩子之前,婆媳基本上还可以客客气气,相安无事。生了孩子之后,传统育儿观与现代育儿观严重冲突,婆婆认为自己带过小孩,作为过来人,有经验。媳妇认为老一套已经不顶用了,现在提倡科学育儿。所以就很容易起冲突了。
婆媳住一起有矛盾,不住一起也有很多矛盾。 婆媳有没有矛盾,住一起矛盾更突出,不住一起矛盾也很多,这和住不住一起没有直接关系,和婆媳的人品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亲戚朋友,不住一起,该有矛盾的照样有矛盾,有没有矛盾,有怎样的矛盾,取决于那个人,而不取决于是否住一起。
为什么很多婆婆对媳妇都有意见,儿子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不过对与错当妈的都会理解,那媳妇呢,从一开始认识就是成年人的所以婆婆要求就高了,自己儿子永远都当孩子养着。婆媳关系好坏,如果丈夫在中间可以很好的调解,那也就一点小事。
有人说:“再大的房子里也不要放两个女主人。”何况是婆媳呢?当两个女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的时候,哪怕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点点的小分歧、小摩擦,甚至是对方无心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被无限的放大,成为问题的导火线,从而引发激烈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