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感冒,扁桃体发言,没食欲,只想躺着,请假了回去休息,身体难受又睡不着,只是躺着各种胡思乱想。想到我妈的生活,家里的农活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地里的农活,要看天气安排;另外一类是家畜,几头猪,每天三顿是并不轻松的工作。自己生病,虽然病痛难忍,但能请病假休息,能点外卖,有朋友愿意照顾我,即便如此却觉得生活辛苦,心情极其糟糕。换到母亲当初的境遇,自然也是常有小病,即便不下田,家里的猪一定是要忍着病痛喂几顿,还要自己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才是真正的辛苦生活。每次生病,总是忍不住想起母亲独自在家的日子,如果生病后,是多么的不易。
喜欢独处与否跟性格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完全可能乐观活泼,外向达观。对于某些人,独处是一种内在整合机制,甚至是建立强大内心的必需品。能不能忍受独处其实就是看你有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的人,内心极其空虚,需要过上热闹的生活,片刻的独处都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贫乏,因此想方设法逃避,再无聊的消遣也比独处美好。而有些人能用这段独处时间发掘自己,发掘平凡生活中细小的美好,把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跟人相处时又能绽放万丈光芒。
有一天我妹的女儿给我打电话,我正在开会,接起来就给她说,姨妈在开会,晚点打给你好不好?鉴于之前和她沟通的方式,她就说好,等我挂了之后,事情都忙的差不多的时候,我给她打过去,她就说了一句话,我想你的时候就给你打了,但是你在开会,然后等你想我的时候,我要忙着玩,宝宝有自己的生活。我瞬间顿悟,爱,沟通,在乎都是双方的,别在拥有的时候错过,要多点理解和包容,关于包容我这点还在学习中。
人远比自己想象得自由,后面,还得加一句,但大多数人害怕自由,逃避自由,因此不自由。前半句貌似是福柯说的,也是《月亮河六便士》和《源泉》的主题,也是我多年来深信不疑的东西。后半句是我从村上的小说中提炼出的,大部分人说喜欢自由不过是说说罢了。君不见有几个人成了洛克,有几个人成了斯克里特兰德?自由意味着责任和勇气。
“找一个空间,让自己成为第一。”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自己一辈子。刚毕业的那会儿非常难找工作,尤其是中专毕业。有的同学进了工厂当流水线工人或者当保安、送快递;有的家里条件还不错,可以回家跟着爸妈做生意。一位外教曾经和我们说:“未来是一定是互联网的天下。”,所以我的目标是找一份互联网相关的工作,能要我就行。
花钱省自己的时间是聪明,花钱买别人的时间是智慧。时间可以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能够接受花钱省时间的观念,但很少有人会想得再深一些,既然时间可以创造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怎样花钱去买别人的时间,为你自己创造价值,想通这个,其实就已经具备生意人的思维了,赚钱会容易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