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加入团队不久的一个夜晚,我们送走外国捧油各自回到家中。正刷着当晚合照的朋友圈,我的直属领导忽然在下面留言,说妹妹,喜欢你。喜欢你给大家带来的感觉,真的很高兴有你加入我们。一瞬间,心里暖暖的被触动了。而平日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一起赶进度,一起为一次次的筛选和报告会准备材料;每天中午在食堂午餐高谈阔论,有时下班一起出去吃饭唱K还有小伙伴帮我挡酒,真是太幸福啦。
在工作过程中,我才慢慢了解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筹备周期,远超出了之前的想象。上一次涉及到央视一套《新闻联播》、13套新闻频道(包括我们都很熟悉的《朝闻天下》、《新闻30分》、《午夜新闻》等)的栏目包装和视觉呈现的大幅调整,已经是十多年前。毕竟要改变一个国家新闻栏目的视觉符号,是一个重大而牵扯众多的谨慎决定。
一进去就被分到了大家挤破头想进的导演组,跟着导演做一档很火的喜剧节目。由于当时只是前期策划阶段,工作还是挺轻松的。导演不差钱,每天请我们吃吃喝喝,一边啃零食一边和他开脑洞想点子,做夺人眼球的网络节目。点子想完了,就回家去做PPT,同时往台里报。台里的总导演批准了,这个节目就能拿出去招商。
一方面为受到的重视和信任受宠若惊;一方面觉得,这进程有点快啊~ 啥会?都翻译什么,项目之前做了啥?赶紧了解下情况。小伙伴都非常支持和给力地为我普及了基本信息,然后我带着天生非常淡定的心态就去了。圆桌边黑压压坐着20几号人,部门的几位大领导也都在。外国团队打开他们的方案,开始了现场呈现。
办公室人来人往,但是互相都不说话,工资跟绩效挂钩,谁都担心被抢活,说话阴阳怪气的,勾心斗角人情味淡薄。节目主要分为两大块,电视节目和微信公众号。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录节目、剪片子、送审,写理财知识的推文,公众号日常运营,偶尔也会有一些外出采访、街拍之类的,总之比较杂,啥都做。
因为是在民生栏目,新闻题材都是关乎百姓的小事情,家里煤气燃气暖气不好使了,商场买了条裤子不给退了,哪条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不亮了,有时候会连着好几天都采访相同的事情,往往我就词穷了,写稿子时就纠结很大一会儿。但是随着做的新闻越多,成片时间越来越快。投入了很多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