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李宗盛的《山丘》,因为似乎每一句都在说着前半生的一切欣喜和遗憾,可又不得不让人感叹,原来,世事无常,走过的路终究会荒草丛生,但我们却一直记得那个方向,惦念着惦念着,就算那里似乎不再发芽,却又不知不觉开满了花。我收起了曾经那山海皆可平的勇气,但,我内心始终藏着一只猛虎,它会扑花捉蝶,也会,目光如炬。图片与文章无关,感慨很多,但言语很难说尽,大概生活就是要一边体会一边懂得,然后又默默无闻的寂静生活。但是,生活不易,善良才是对内心的最好宽恕。成长对于我来说,不是知道得多,而是坚守得多。个人感受,可以交流,勿喷,谢谢。
最记忆尤新的是李宗盛的《凡人歌》,他用《凡人歌》来唱欲望,他唱“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每个少年的理想都不是拥有多少财富,那只是理想达成时的附属品,可活着活着,我们就成了金钱的奴隶,曾经的理想也被我们摆在高台上当神像供奉起来,每次祭拜,都劝诫自己:“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然而我们却忘了,最初,我们是要修成佛的。
兼职的店里有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同事:一个热情似火,刚去就各种介绍;另一个面若冰霜,我随意碰一碰就会很不耐烦地让我走开她上,我努力地微笑,假装一切都很正常: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出身社会之后,你会发现总有各色各样的人,其实你并不需要在意所有人的想法,初入茅庐就得学会应酬,也得学会调和,调和自己的心情,调和与别人的关系。
《天亮了》初中老师放过,当时听就觉得还挺好听的,结果老师给我们讲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缆车坠落,生死瞬间,爸爸妈妈不约而同用自己的双手将他们的儿子高高举起,最后小孩儿只受了一点轻伤,我记得有一句“我想要紧紧抓住她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等到太阳出来,天亮了...”生死一瞬,这两位爸爸妈妈的一举真的无法只用伟大来形容了。
最近兼职的地方离家远,于是总是在公交站等车,不时哼一两句《消愁》,对歌词的记忆也逐渐深刻: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这不就是初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我们吗?我们怀揣着十多年来寒窗苦读的希望,希望能在这欢乐场里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处。冰冷的现实一直冲击着我们的梦想,我们负重前行,似乎什么也得不到。
《当爱已成往事》,尤其是张国荣唱的,可能遵循着“异地恋必分手”的定律,这首歌的一句“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成为了分手后最经典的一个签名,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每个人分手都会听到的一首歌,也正是这一句歌词,陪伴了多少人走过了人生的“寒冬腊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