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享受单身的生活,身边一直都有追求者,间或会碰到条件很好的也曾很世俗地想去尝试交往。然而,我发现,交往其实就是我辛苦工作后,还要把我想拿来睡觉的时间去陪一个男人吃饭、喝咖啡、逛公园,我玩游戏的时候,身旁总坐着一个男人,他被冷落的样子总鞭打着我的良心,节假日的时候,他要我安排节目,而我想来想去,都是些一个人玩的节目,一下没了见他的意愿。
真的,当你习惯了一种生活,却因为要纳入另一个人,而必须完全改变的时候,特别是,你要强迫自己放弃生活里的一些早已习惯的内容,去配合别人的时间,去接受别人的习惯,种种的不适应会让你觉得痛苦。
这个世上,有异性恋,有同性恋,也有不恋的,可是,同性恋都有人理解和接受了,唯有不恋的,还是没有人明白,不管她们过得多舒服,人们总要同情她们,议论她们,诽谤她们。
其实,我也不赞成不婚,能尽快找到伴侣,这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也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元旦时,偶遇一十分精于人际交往的外企高管,他对我说:要多花些精力与心思去找对象和谈恋爱,一个能把单身生活过得很舒服的人,也能够把婚姻经营得很好,婚姻和孩子会改变你,会让你同样适应和享受婚姻生活。我很意外,因为我一直以为我是没有能力去经营婚姻的,我亦很相信他的话,因为他把我的优缺点都看得很透。正如他所说,一个能过得很舒服的剩女,她是自立的,是可以为别人付出,也有能力与人同创幸福的,从幸福剩女走向幸福女人的关键,就在于她有了意愿,愿意去爱一个男人,愿意去为一个男人、一个家付出,愿意把一个人的舒服过成一家人的幸福。
剩女不代表有多差劲,有多失败,她们可能比很多在婚姻里的女子更出色,更适合婚姻。你如果懂她,能学会欣赏她,你就去靠近她,如果不懂她,就无视她。不要为了给自己糟糕的感情生活寻找自信,就自以为是地强加给剩女“生活得很悲惨”的罪名,死乞白赖地要去同情这些过得比你优雅、为生活操心远远比你少的女人。
事实上,也不是每个嫁出去的女人都值得羡慕,正如萧伯纳所说:
要结婚的就去结婚吧,要单身的就去单身吧,反正最后你们都会后悔的。
人生在错误,不在于婚与不婚,一个女人是否值得同情,在于她过得好不好,而不是她是否嫁得出去。
我认识好多女的,天天一个人在家对着四面墙哭,被冷落被轻慢也好,死活不离婚,无非要维护个面子,完了还要来教育你,不要要求高,随便找一个结了算了,其实她不明白,正是不想象她那样过日子,才会要谨慎的呀,正是不想拿自己娱乐大家,为了满足大家的遗愿,就委屈自己找个自己不喜欢的,才一直没有随便啊。
谁说随便来的就能幸福呢,女人要求高,就被人看作是贪图钱财之类,其实有的女人自己就已经经济很独立,是对感情要求高,她们不婚,不是不想结婚,只是,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们只是想要找到一个自己合适的另一半,不想将就罢了。为了把自己托付给别人而结婚,又跟妓女有什么两样?无非一个是零售,一个是批发。我尊重和欣赏,敢于晚婚,或者不结婚的女子,我明白,这样的女人,一定有自己内心坚持的东西,并且坚强到,可以独立应付一切。剩女,到是比那些打掉牙齿肚子里吞的女人,更从容,幽雅。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的人,拥有无比强大和丰富的内心以至于可以完全抵抗来自外界的压力,并且不用为了迎合他人而硬是改变自己稳定而长久的生活方式。比起那些需要找个伴来填补自己独处时的空白的人,前者真的是非常的令人敬佩。当然,我也支持妹子们遇到好男人,一定要积极主动不放过。有爱情的婚姻,还是另人向往的。
门当户对是必须的,现在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女人才值得尊重,如果说硬要认为漂亮能带了价值,那这是对所有女人的侮辱,因为每个女人都会老!爱情和婚姻都不是高攀的借口,因为现实就是城里的男人根本看不起农村的女屌丝,门当户对的白富美和农村的女屌丝是有区别的,农村的女屌丝认为不用上学不用工作就可以进城,把一切意淫的很美好,但却面对不了城里男人(高富帅)的打击,现实就是城里男人不可能会爱上比她差到十万八千里的农村女屌丝的,何况还那么穷酸那么低贱,还始终认为城里男人智商有问题就会爱上她,非她不娶了,还认为城里的白富美都比她笨谈个恋爱都AA制,结个婚买房子也是男女双方父母还各处一半,殊不知靠男人这种行为在城里的女人眼里很低贱很蠢,因为每个女人都会老,再加上现在的男人都靠不住,所以城里的白富美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毕竟离婚是不犯法的,不善待父母是犯法的,这就是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地位区别。就像穷人和富人一样,女人穷了一样低贱。古今中外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不分未来和现在不分男人和女人,但分了富人和穷人,所以条件越好的人越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才是对女人的尊重,因为只有在双方经济对等的情况下才会得到真正平等的尊重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给不婚的女性扣上剩女这个盆子,剩,一个字大有将女性物化的感觉,就像被人挑剩的物品。醒醒吧,已经21世纪了。
很多人认为过了28岁的女生就是剩下来没人要的,这种想法依然停留在封建时代,那时的女性不能抛头露面,不能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最大的幸运和成就就是找一户好人家嫁过去生儿育女。所以当时女性的最大价值就被认为是传宗接代,操持家务,照顾家人。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4岁左右,那时的人大概认为是16-18岁,所以当时流行早婚,某些没在所谓最好的年龄嫁出去的女生就会受到各种恶意和嘲笑。
但是她们幸福吗?幸福的肯定有,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而终身幸福的更少。甚至很多人被丈夫虐待死,她们即使不幸福也不敢离婚。即使不爱父母之命的那个人,也不敢反抗。而现代的女性,跟男人一样能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可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一定要把自己局限于小家庭,女性的选择自由正是说明了时代的进步,而这些自由都是前人艰辛争取的。
所以怎么看待独身女性?就当普通人对待啊,完全没必要戴有色眼镜看待,反而她顶着压力和各种眼光依然能过好自己的生活,难道不值得被称赞和佩服吗?
爱与不爱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而且,结与不结也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首先想得开这件事最重要,那么其他人的想法也好意见也罢或者冷眼都是次要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有选择的权利,不会因为年龄就妥协。对婚姻负责,什么是婚姻,要明白它的重量和责任。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的前提下,才可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很多时候,结婚了才发现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糟糕的,当然,我们还是要积极地面对婚姻,因为那也是一种成长,只是不要盲目地为了周遭而去成长。
我支持独身主义者,我老婆得肺癌死了过后,我就打算独生一辈子,也就是为了面子又找了个老婆,我们感情很好,双方孩子们也很支持,旦时间就不由自己空制,还是有后悔,没有独身自由,我的孩子离婚了,他又想找,我叫他你冈从围城出来,又要进去一个人自由自在,想走就起,想约炮就约炮一拍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