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蛮小的时候还算是蛮开朗的性格,曾经做过主持人,还上台表演过节目,反正跟现在的差距蛮大的。小时候的我有点胖,被班上的一个男生骂丑八怪、死肥婆什么的,后来他拉上几个男生过来一起说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他说哭了,他和他的同伴就在一旁嘲笑。渐渐的,被他们说多了以后,我变得不爱说话了,他们就又过来指着我说“哑巴没人要”“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哈哈哈哈”至今我还记得他们说这话的场景。被他们说多了以后,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了,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而且我爸妈在我小时候工作都挺忙的,很少带我出去旅游啊什么的,他们上班的时候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时间久了,就越来越害怕和别人接触。
社交恐惧,它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比如,与陌生人或异性接触可能会出现腼腆、害羞、紧张等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也算是社交恐惧的范畴,仅仅是触及表现,不影响工作和正常工作。如发现自己不敢抬头正视别人,参见朋友聚会感到紧张可以回避,对受到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过分在意别人或不敢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身边熟悉的人接触也感觉恐惧,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会恐惧症会影响一个人正常的社交,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独立生存,时时刻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无法正常社交都不能交朋友,恋爱与结婚,同样也会影响事业的发展。
超级害怕新环境,和不熟的人在一起。每当我和不熟的人呆在一起时,我会在脑海里想很多话题,可是一个都说不出来,我害怕说出来的话题别人不喜欢,害怕别人嫌弃我,我也不敢发表意见,害怕会伤害到别人。然后我只能拿出手机,假装在玩(其实只是一直在滑屏解锁罢了),因为如果手里不拿点东西,身旁都是不熟的人,我不知道我的眼睛应该往哪里看。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我很高冷,都不愿意和我聊天了。所以我的朋友也只有寥寥几个。
有时候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有时候我和舍友订了外卖,轮到我去拿的时候,我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好等下要说什么;害怕接电话,家人的还好,有时候不认识的号码打过来,我都是回短信“现在开会中,有事情回短信,谢谢”,同理,我也害怕微信发语音,所以我更喜欢短信或者是手打微信;害怕发言,害怕辩论,害怕演讲,害怕一些需要发表自己意见的东西。
特别玻璃心,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我做的事我都尽力做到最好。因为我害怕如果我没有做好某件事,别人就会记住这件事,然后来嘲笑我,有时候如果上课老师点名点到我,而我却回答不出问题,我就会全身冒汗,声音发抖,脸红,然后那节课剩下的时间,我的大脑基本上是空白的。而且有时候别人根本不在意甚至忘了的一句话,我会记好久,然后就会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反复表演各种情景。
总觉得一出门,大家都在看我。每次准备出门的时候,如果听到门外有人,就会等人走了之后再出去。当我在很多人面前走过的时候,总觉得有人盯着我,感觉走错一步就会被人笑,害怕自己走路的姿势很奇怪,所以每次走这些地方的时候我都是半低头,快步走过去或者每次进教室的时候都是从后门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