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依赖程度是10分,那么判定你和爱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是作为依赖程度的初始判断。
而至于适度这个词非常微妙,少一度则觉得缺点什么,多一度则觉得让人很不舒服。
依赖是一个中性词,未成年的时候,我们总想着依赖父母,出门在外想着依靠朋友。而似乎真正需要我们自己去独立完成的事物好像少之又少。
那么在婚姻里,依赖多少才适中呢!
如果你的丈夫是能够无限的包容你,你做什么,他都不会职责你,能给予你想要的所有的一切。如果超过半天的时间,他就开始找你,并且恨不得时时刻刻要和你黏在一起,真的祝福你,这样的婚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以说,这样的婚姻依赖度多少对方都不觉得够,因为真的非常爱彼此了,如果自己的身边要是有这样的婚姻,估计,每一个女人都得羡慕嫉妒。
相反,你和你的丈夫都是比较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独立,经济独立。总之一切都很独立。那么你会觉得你们夫妻二人彼此都是互相依赖对方吗?好像比较有点扯吧!
问过很多身边通过相亲走到婚姻里的人,你和你的丈夫彼此的依赖程度怎么样呢!他们大部分回答都是,先培养感情,等到感情过后才能谈有多少依赖吧!
在婚姻里,依赖这个奢侈的词语,有多少人多么渴望这个词语呢!全职妈妈,不在是职场女性,因为她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丈夫。她全身心的依赖丈夫。但这种依赖是她想要吗?
是生活被迫所给的吧!逼迫她不得不依赖自己的丈夫。那么这依赖程度,她根本就不相信,因为她知道,婚姻随时都要面临重新洗牌的选择。
每个女人都幻想着自己拥有一个能够让自己全身心依赖的丈夫,而实际上这种几率真的是比看一场流星雨的几率还要低。
而婚姻中,不是没有依赖度,这个真的是要因人而异了,有的丈夫就是有点大男子主义了,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温柔,多顺从他一点,其实这样的丈夫除了有一点大男子主义,其余真的就没有什么了!这样的依赖程度反而可以深一点。
而如果刚开始结婚的时候,就和你算的非常详细的!那么这个依赖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当我们身边没有那种非常完美幸福美满的婚姻时,我们不要觉得就不存在了!只不过那样的婚姻没让我们看到罢了!
依赖度,程度高也好,低也罢。低的不要气馁,高呢!也不要沾沾自喜。高想办法继续加深。低呢想办法前进一步。
自己的婚姻那么就找让自己最舒服的姿态,如果没有依赖,婚姻也很幸福。那么完全可以,如果有,并且很深那么真的祝福你,因为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们干什么都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他这样说,她也这样说。
她,杨冰阳,另一个更著名的名字是ayawawa,模特、情感专栏作家和畅销书作家,智商145,她被人记住的最多的话是: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
他,王鹏,智商超过180,极高难度智商测试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海归,目前低调地做着杨冰阳老公。
尽管经历了初恋的激情,并且有了自己的女儿,两个人仍然黏得像一块奶油糖。彼此之间荡漾着爱的浓情蜜意。
■看起来你们彼此十分依赖?
他:是啊。我们每天24小时待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我会承担她的依赖,责任衍生力量。
她:我们三四个小时不见都会很想念对方……
■如果因出差等原因暂时分开呢?
他:我会觉得电影中的女主角不见了,我会快进,比如多睡几个小时,直到她出现。
她:有一次我去上海拍广告——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分开超过8小时,我们一直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现在我有什么活动,都会要求主办方让我带一个人,有他在我才心安。
■有没有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他:有。我们在对方身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可控的,而我们又都有很多事要忙,有时会存在冲突。
她:鉴于这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况,以后可能会一起开公司或做别的事,总之我们不愿意分开。
■这种深刻的依赖带给你们什么?
他:我们每个人都在过两个人的生活,无形中延长了一倍的生命,很划算。我们一直都在共同成长,有人说找个聪明的老婆久了会更聪明,我期待着。
她:在无数个奇迹和巧合中走在一起,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结婚后我们很投契,更让我们珍惜彼此间得来不易的缘分。
婚姻中的依赖最理想的方式是精神和身体上的依赖。在经济上最好有自己的收入,不要单方面的完全依赖。这是保持婚姻新鲜和长久的很重要的因素。
婚姻双方,男人常常在经济上贡献要大一些,但女性最好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在我看来倒不是想让老婆来和我分担家庭的重担,老婆在照顾家里和孩子上已经费尽心思,再让她来和我承担经济重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是觉得女人也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圈。这样她在家庭生活之外就可以有更多的社交空间,也能很好的释放家庭生活的枯燥和劳累,也不致于丈夫一回家就把所有的情绪和脾气都发到他身上。这一点我深有感觉的。老婆在孩子没上幼儿园前总是找我的茬儿。我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忙碌了,可她依然想让我在下班后多承担一些家务。有时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无关任何事。但只要有事,也不管任何事,都想要和我扯上关系,因为她的圈子太小,没有人出现。
孩子上园后,她认识了同班的妈妈们,她们有共同的话题,有时也常常出去约会健身,对我的依赖减少了很多,我反倒觉得挺轻松,也从心里支持她,后来还有位妈妈给她介绍了兼职的工作,这样她就活的更有目标了,和这些人的相处也更近了,还常常邀请她们到家里来吃饭,聊天。这样她的生活乐趣也多了,我也感到舒服了很多,她不再对我一个人紧紧相逼。所以婚姻里夫妻间的依赖不要到了步步紧逼的程度,你把所有的事和情感都压在对方身上,对方是会承受不住的。时间长了就会跨掉。
有自己独立的朋友和工作圈子,适度依赖,反而会让双方都活得更从容,更潇洒。
表面的亲密疏离的陷阱
伯恩斯坦总结了疏离的爱情模式的特点:真正的亲密关系被表面的亲密所取代,坦诚的交流被防备所取代,而激情则被机械的性行为所取代。
表面的亲密——疏离的人不信任他人,意味着他/她总是选择自我认同而不是亲密感——独立、依靠自己,而不是相互信任和分享彼此脆弱的一面。毫无疑问,疏离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亲密。没有感情的付出和回馈,没有分享,也没有终身伴侣的感觉。
防备——疏离的人害怕与人亲近,他们的沟通倾向于表面化——甚至是防卫性的。疏离的人可能会周期性地讨论一下“关系问题”,但是哪怕是这个时候,他们关注的也并不是感受,而是一些评论而不是情感。这种防备阻碍了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机械的性行为——跟疏离的人做爱有时候只有生理上的愉悦,而没有情感上的满足……如果没有承诺,疏离的人就会很放松,并且性生活放纵,但是当有了亲密感和承诺的约束,疏离的人对于距离的需求就显现出来了,而激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过度依赖的人,设计陷阱让别人承担他不愿意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疏离的人则试图设计一个陷阱让对方放弃主动权,由他/她来决定两个人的关系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每当配偶试图讲一些个人问题的时候,他/她就会故意保持距离并表现得闷闷不乐,这其实就是在设置一个疏离的关系陷阱。掉入了这个陷阱的配偶会慢慢地放弃控制权,并且不再讲让疏离者不舒服的事情。这样,关系中的一些严重问题就被掩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