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盐来自地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咸?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没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包括海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侵蚀了地表岩石,使岩石的盐分不断在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再汇成大河流入海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盐分逐渐沉积,时间长了,盐类就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如果按照这种推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将会越来越咸。有的科学家则另有看法。他们认为,海水一开始就是感的,是先天就形成的。根据他们测试研究发现,海水并没有越来越咸,海水中盐分并没有增加,只是在地球各个地质的历史时期,海水中含盐分的比例不同。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水所以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来的因素。海水中的盐分不仅有大陆上的盐类不断流入到海水中去,而且在大洋底部随着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溢出,也会使海水盐分不断增加,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还有一些科学家以死海为例指出,尽管海洋中的盐类会越来越多,但随着海水中可溶性盐类的不断增加,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不可溶的化合物沉入海底,久而久之,被海底吸收,海洋中的盐度就有可能保持平衡。海水中的一部分盐来自它对海底的岩石和沉积物的溶解。不过由于海洋中同样有大量的物质,由于各种原因沉到海底,比如海洋生物死后遗骸坠落海底,所以海洋中的盐也会返还给海底的沉积物。
海水中溶解有各种盐分;除了氯化纳(盐的学名),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如氯化镁、碳酸镁,以及钾、钠等,近百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盐类。海水盐分的主要来源,为几十亿年来地壳岩石的风化物和火山喷出物。地表岩石被水流冲刷、侵蚀,里面的盐分不断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又不断汇成大河,奔腾入海。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了五十五亿公顷的溶解盐。随着水分不断蒸发,海水中盐分逐渐沉积,日子久了,盐分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此外,海底火山喷发,岩浆溢出,也会使海洋盐分增加。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万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