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半球处在零上100℃的时候,由于这已经是一个可以使水沸腾的温度。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来说,显然只能面临死亡。毕竟要使得半个地球的温度都降到30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植物也是同样不能承受,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动植物都会同时灭绝。使得世界的西半球马上变成各种腐烂尸体横行的一个臭气熏天的半球!而东半球如果温度在零下100摄氏度的时候,人类、动植物同样无法生存,而一切的保暖措施,在如此低的温度下,都会无能为力。因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仅有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35摄氏度,就已经使得很多登山者永远的成为了冻尸。如果温度变为零下100摄氏度,那么人类、动植物就只能被冻死。所以,世界的东半球就会变成无数冷冻的人类、动植物的标本陈列室!
如果地球脱离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西半球和东半球的温度不可能会出现一个零上100摄氏度,一个零下100度的情况。在地球脱离轨道的情况下,要么地球坠向太阳,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地球被烤焦;要么地球远离太阳,导致全球温度降低,地球被冰冻。事实上,地球不需要脱离轨道就能出现东西半球的温差达到两百度的情况,只要地球的大气层变得足够稀薄,这可以参考一下月球的情况。月球上几乎是真空的,它的昼夜温差可达300度。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零上100度,还是零下100度,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足够致命的。一般而言,温度超过45度之后,人类将无法在这种环境中长期生存,人体内的蛋白质将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最终引发脑死亡。
如果一个物体温度很高,就意味其包含的微观粒子运动很剧烈,那么构成这个物体的分子们就获得了更大的动能,并且提高了分子们撞击的概率。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相互撞击后就有可能重组,导致化学性质改变。而低温起码可以保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这也是为什么物质燃烧的本质是化学反应。高温破坏了物质的原子结构,它就没有再恢复的可能性了。说到这里,你也许就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把自己的身体冷冻住,等待科学技术发达再解冻,企图延长生命。虽然我们不知道,解冻人体能否再让人复活,但起码这个人体内的细胞,DNA,器官都是完好无损的。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选低温,也不会选高温。
对于自然来说,两者无所谓。对于人来说,两者都可怕,如果非选一个,我肯定愿意选择零下100℃,起码可以留个全尸。其实高温和低温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是高温造成的伤害很大程度都是不可逆的,而低温造成的伤害有可能恢复。手烫伤总会留个疤,而冻伤就未必了。酶在低温下活性很低,但在高温下就不是低不低的问题了,酶就直接彻底丧失了活性。如果把低温环境慢慢加热,酶的活性就会上了。而酶一开始处于高温状态下,即便降温也不会让活性重新达到巅峰了,因为酶死了。
但在极度干燥的环境下,人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承受100度的气温,估计为半小时。如果环境换成液体,比如水,人体就无法承受了。不过,地球上有一些嗜极生物可以承受极端高温,例如,水熊虫通过蛰伏可以在150的高温中生存下去。而在低温的环境,人体也同样难以承受。人类生活的最冷地方,温度大概为零下三四十度。温度再低,人体很快就会出现低温症,器官无法正常运行,很快就会导致丧命。但在低温下,有一些生物可以通过休眠而生存下去,例如,生活在极地的细菌。
人是恒温动物,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通过皮肤散热的途径变得困难,那还可以通过出汗带走热量。但是如果高温的同时还有很高的湿度,那么汗液蒸发散热这条路也被堵死了,人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出,严重的话会导致体内器官和神经中枢受损,这个体温的极限大概是46.5℃。在极端低温的环境当中,人如果无法保暖,散热过多,体温保持不住,就会出现昏迷,心跳失常等等情况,甚至死亡。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啥都不穿在极端寒冷的环境当中待着,还是可以通过衣物保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