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二黄斑叶蝉Erythroneura sp.属同翅目、叶蝉科。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的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有时白点连成片,整个叶片失绿苍白,然后枯萎脱落。 成虫体长约3毫米,头部淡黄白色,复眼黑色,头顶前缘有2个黑色的小圆点,前胸背前缘有3个黑褐色小圆点。前翅表面大部为暗褐色,后缘各有近半圆形的淡黄色区两处,两翅合拢后形成两个近圆形的淡黄色斑纹。若虫末龄体长约1.6毫米,紫红色,触角、足、体节间、背中线淡黄白色。体略短宽,腹末数节向上方翘举。
山东每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枯叶等隐蔽处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虫出蜇,先在园边发芽早的杂草及多种花卉上为害。4月下旬葡萄展叶后迁移到叶背为害。成虫将卵产在叶背叶脉的表皮下,5月中旬即有若虫出现,以后各代重叠。末代成虫9~10月发生,一直为害到葡萄落叶,随气温下降,才转移到隐蔽处越冬。为害特点先从新梢基部的老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为害,不爱为害嫩叶。盛发期成虫起飞再停落时,能发出似小雨击打叶片的响声。枝蔓过密、通风不良发生严重。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秋后、春初彻底清扫园内落叶和杂草,减少越冬虫源。药剂防治。若虫期喷50%久效磷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 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可基本控制住其发生为害.
为害状均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的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形成 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有时斑点连成片,整个叶片失绿苍白,然后枯萎脱落。形态特征二黄斑叶蝉,体长3 mm,头顶前缘有2个黑色的小 圆点,复眼黑色,前胸背前缘有3个黑褐色的小圆点。前翅大部为暗褐色,后缘各有近半圆形的淡黄色区两处,两翅合 拢后形成两个近圆形的淡黄色斑纹。若虫末龄体长约mm,紫红色,触角、足、体节间、背中线为淡黄白色。体 略短宽,腹末数节向上方翘举。斑叶蝉,体长3. 7 mm,淡黄白色,头顶上有2个明 显的黑斑,前胸背前缘有几个淡褐色的小斑点,中央具有暗褐色纵纹,小后板前缘左右各有一大的三角形黑斑。
葡萄叶蝉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危害葡萄的叶蝉主要有2种,即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2种叶蝉常混发,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葡萄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危害,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叶片。2种叶蝉喜在郁闭处危害,故危害时先从枝蔓中下部老叶片和内膛开始逐渐向上部和外围蔓延。叶片受害后,正面呈现密集的白色小斑点,受害严重时,小白点连成大的斑块,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积累,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树势衰退,影响当年以至第二年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