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系来说,南北各有优点,粤菜,淮扬菜,川菜,鲁菜等,各有千秋。从日常吃饭来说,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吃的品种多,食物也更精细。说说我家,以前我父亲在家烧饭,中午正常人均1.5-2个菜,并且我父亲没事会看点菜谱,做点不一样的菜。现在和我母亲一起住,每天比人头多一个菜。我父亲正常是两个大荤菜,三个半荤半素,一个素菜一个汤,后来因为我们觉得吃的太荤,我母亲烧菜后,一个大荤,两个半荤半素,两个素菜一个汤。请注意这是家里日常吃饭,不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情况。所以我和我老婆最怕的就是洗碗。每天要洗一大堆。当然经过我了解,我家属于比较吓人的一种。正常人家一般都是红白肉各一个,然后另加一个菜和汤。北方人,我就说石家庄和伊犁州吧,因我待过,早饭基本等于没有品种,中午晚上就是各种面,饼什么的。综上所述,南方人因为物产相对来说,家常吃饭品种多,北方因为品种单调,所以做法多。
我本人认为南方人更会吃,更擅长吃,也更愿意花钱吃。我堂姐在江苏江阴的一个镇上做小生意,她每天的午餐起码4、5个菜,有肉、有红烧鱼、有炒青菜、有狮子头、还有大虾呢,看得我只羡慕流口水。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回到老家江苏江阴青阳镇的小姨家,国庆节当天中午,一张大圆桌子上摆满了菜,有梭子蟹、大虾、红烧鱼、鸡肉炖白萝卜、红烧排骨、红烧肉、猪肉烧千张、狮子头等等,我跟着表姐一起去的菜市场买菜,那一年梭子蟹大丰收,15元一斤,我表姐买梭子蟹将近200元,买大虾将近100元,买其它菜百十元,一顿饭的菜估计350元,买回家自己做的菜,一桌子菜相当的丰盛,看到老家人这样吃,我感到汗颜。因为我每天早上喝一碗牛肉汤,中午吃一碗捞面条,晚餐炒2个菜,喝白面汤,吃蒸馍,几乎生活中每天都如此,比起江苏江阴老家亲戚的饮食,我差远了。
我觉的我在南北都生活过的人回答比较接地气点吧。当然是南方人更会吃了,咋们抛开那些高大上的菜系,聊聊市井上的。比如我之前生活在河北的一个经济强市,去农贸市场买菜也是经常去的,鱼类的话,好像就是四大家鱼,其中还是以鲫鱼为主,海鲜品种也不多,虾、螃蟹、皮皮虾,海螺无非就这几样。当然大点的批发类市场品种当然会丰富点。所以物产没南方丰富,自然也造成了北方人在吃的方面,比较吃亏。比如有一次在农贸市场上碰到了,新鲜上市的竹笋,作为南方人的我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季节的美食。可很多当地人,并不喜欢买。甚至还有人问我竹笋的做法。还有一个例子,是在东北的时候,不过有十几年了。单位一起开伙,那时候还有人不知道芋头是什么东西的。
反正湖北江苏我比较了解,因为父母是这两个地方的人,吃饭规格是比较相近的,一日三餐早餐各种小吃,午餐一般是米饭四口之家一般四菜一汤,至少一种荤菜一般两种荤菜。晚餐湖北江苏有差距,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基本三餐都以米饭为主,所以大部分湖北地区晚餐还是干米饭加菜和饭规格同午餐差不多。武汉比如我家晚餐习惯各种干稀混搭的晚餐,晚餐种类比较丰富,各种稀粥甜汤炖汤搭配馒头包子花卷肉饼馅饼卷饼饺子烧卖软饼炒面炒粉葱油饼等等都有,每天都不一样的。江苏晚餐就和我家晚餐差不多吧,种类比较多,干稀混搭多。
比起精致和采样丰富来,我觉得南方人更胜一筹。北方的小吃种类少的可怜,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很少。肉夹馍、煎饼、炕土豆、烤冷面,传遍了全国。但是能让人吃一口,就能记起某个地方的东西确实不多。相反南方小吃就多很多了,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有灯罩糕,白蛇烧饼,鱼面,瘦肉丸 松糕,九层糕,还有很多没法打名称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吃很少能在别的城市里找到类似的。南方物产丰富,对食材的二次加工方法也多,比如蔬菜能嗮成各种菜干,鱼也能嗮成各种咸鱼和鲞,肉也能制作成各种腊肉。小吃丰富,不带重样的。
我认为是南方人比较会吃。坐标河南洛阳,中原人也算北方人吧,就是喜欢吃一碗面条,天天吃饭都很简单,也不舍得在吃上多花钱。我或许不能代表整个中原人,但是我在河南生活了30多年了,绝大多数的亲朋好友,生活上的饮食都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夏天的午餐就简单的极致,切点黄瓜丝,捣点大蒜做成蒜汁,然后放进食盐和香油,煮面条过凉水后,捞面条到碗里,浇上蒜汁,放进黄瓜丝,就觉得吃的很不错了。很多北方人不会吃鱼,不会做鱼,尤其不会吃和做海产品,比起南方人吃的差的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