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过年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意思?本人一个90后还是很有权说的。记得小的时候,每次快过年都特别兴奋,买新衣服、吃好吃的、做好菜、看春晚,太多美好的记忆了,可是为什么年龄越大越觉得过年没意思了呢?其实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还有很多是我们需求的问题。10多年前,买新衣服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有机会购一件新衣服,而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买衣服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所以在这方面人们多过年的需求就比较淡了。再说,吃好吃的、做好菜,小的时候,只有过年家里才能包一次饺子,里边还会放几个钱,吃到钱的新的一天会有好事发生(当年妈妈就是这个告诉我的),而现在只要想吃饺子,随时都能吃到,甚至一个电话、一份外卖都能买到。自然就感觉不到年味了。
我个人感觉,过年感觉没意思,说明你长大了!你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每当你过年都特别的高兴,毕竟过年可以买新衣服,吃好吃,玩好玩的,收压岁钱,不用上学,不用起早贪黑,还有好多小伙伴一起玩,多么有意思!我小时候问过我妈一个问题,过年真好玩,我妈说,有啥好玩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说,不会啊,有压岁钱收啊!我妈说,你的压岁钱还不是我拿钱给你换的,你以为人家白给你啊!那时候我不懂,也不想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过年就是好,长大了才发现,过年就是个烧钱的节日,各种应酬,各种被逼问,各种相亲,在一想,过了年,一分钱都没了,还欠点,还得重新挣钱,真的是很无语。
当然是说明你长大了啊,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过年我就又长大了一岁,就可以不用学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妈妈就告诉我说,你现在是喜欢过年,但是等你长大之后你就不这么想了,当时的我天真的认为不会的,我一定要快快长大,不要学习,要找个帅哥谈场恋爱,越是这么想就越希望过年,没想到,当真的长大之后,就特别的不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仅老了一岁,自己的父母也老了一岁,损琐事多了,责任重了,压力也就跟着大了,所以我现在不仅感觉过年没意思,而且还十分害怕过年。
小时候盼过年,除了好玩,拿红包,再就是可以正大光明调皮,反正新年里大人也不好发火。工作了,在外奔波,所有对家的渴望,其实就是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所有辛酸都无足轻重,有钱没钱,都是尊严。年纪越来越大,看得多了,经历多了,生活更是大为改善了,年的意义反而变成一种负累,农村的攀比,城里的清静,反而有种应付与凄凉的感觉,特别人情味稍淡的今天,特别衣食住行基本无忧的今天。
慢慢发现周围人很多都是感觉过年没意思,我感觉是因为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对吃喝方面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穿新衣服,收2元压岁钱最多5元那个开心,现在长大了成家了,感觉要忙很多事情,房子啦,生意啦,过年回家大多都是应酬,而且很多人不回家过年没有以前人多那种气氛。
慢慢的发现越长大越对过年没什么兴奋的。一方面,婚姻问题总是过年期间最让很多年轻人烦恼的事。另一方面过年那得花钱呀!买新衣服,置办年货,红包压岁钱,份子钱(过年肯定很多亲朋好友结婚)敬老钱(一年到头回家敬点孝心)娱乐钱(过年肯定要出门玩k歌)都是钱哪!想想长大了过年真的是没啥意思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