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吃的天津人来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难理解老天津人对于天津的一些老字号饭庄的执念,其实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更多的是因为这些老字号牌匾有其着重要的传承意义,这些老字号依然坚持着传统,利顺德大饭店,利顺德大饭店始建于1863年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号称为“中国第一家涉外饭店”。现在依然保持了英国古典建筑和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的风格。就算在天津租界区这样拥有万国风情的地方,仍然非常有特色。总统套房尤值一提,它曾是孙中山先生下榻之处,当年宋庆龄、末代皇后婉容和赵四小姐都先后在饭店弹奏过老式钢琴。中餐厅主打粤菜和川菜。
东北人吃干豆腐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卷大葱、黄瓜沾大酱,但老韩头豆腐串的做法与众不同,是将干豆腐用小竹签或者牙签串好放入炖好的鸡汤中再煮一遍。他每天总要早早地推着小车上街卖豆腐串,整天戴着一顶白帽子,在同志街和红旗街走来走去。人们亲切地把他叫做“老韩头”。凭着一身好手艺从事个体经营韩再发别出心裁地把干豆腐里夹上葱花、辣椒沫、芝麻、香菜,包成小卷,再用小棍儿串起来卖。头一天,街上的老百姓不明白这是什么,一串串金黄又柔软的豆腐串香味四溢,还没吃上就流口水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么一吃,从此就放不下了。大约过了半年,老韩头豆腐串就在长春人心里扎下了根,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我们长春就有一家美食老字号王记酱骨头馆,嘉庆年间,山东有位乐于济世的王郎中,偶得炉虎骨炖汤的中药配方,为使更多百姓得到滋补,便开起王记骨头馆,并配以王记小烧酒。王记小烧、王记骨祛病强身又滋补的口碑广为流传民国初年。王记唯一的后人于1932年落户长春,经营起王记骨头馆,赢得众人青睐,大饱人们口福。“王记酱骨头”绝对称的上是酱骨头里的半壁江山,如果想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话,来这准没错!大骨棒儿的骨髓很不错,拿吸管一搅一吸,满足感爆棚。
一提到吃火锅,长春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盛居,长春老炭火锅的代表,无论春夏秋冬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看就知道生意多火爆,即使开了分店也无法满足所有客人,20多年的炭火铜锅,在沸腾的汤里,涮煮着肉嫩醇香。不过最近由于城市改造,元盛居搬到了生态大街世荣路,虽然地理位置有些远,但是元盛居那一碗自制麻酱,再配上上好的牛肉,让元盛居一年中只有一个季度,那就是“旺季”,每天都是长春城市最迷狂、最不可思议的传说,再远的路也要去吃上一顿。
大家都知道咱们保定的三宝,铁球、酱菜、春不老。保定槐茂酱菜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1671年,由北京金鱼胡同迁来保定的赵氏夫妇,用几口大缸在西大街从事酱业,专营酱菜和面酱。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借喻买卖像古槐一样枝叶茂盛,买卖兴隆。
天津这座悠久的城,从来都不缺老字号。心目中真正称得上美食之都的就那么几座,天津在其中绝对排得上数。登瀛楼饭庄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当地有过百年的历史了。津鲁大菜、风味炒菜、面点小吃是登瀛楼的主要经营范围,蛮适合家庭聚会、亲友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