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我都愿意去帮助。因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曾经碰到过一件事,虽说过去了三年多,但至今记忆犹新,不能忘怀。那天中午,我坐公交车出去办事,途经一个站头时,乘客都上来了,车却没启动,只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携带了很多东西,由于动作缓慢,司机开始骂骂咧咧,车上的人也催促她快一点。当第一个大包被递上车后,老人又转身去拿其他东西,车上的人不多,我见状赶紧离开座位帮她把散在车门口的几只大包一一提到了司机后面放行李的地方,东西被我放得整齐又稳当,旁边的人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大家也不再抱怨了,向老人问这问那,一路上整个车厢的气氛都是非常友好、温馨。到了目的地,老人要下车了,我又帮她去拿包,当我把第一个包传给老人时,又一位老者也起身来帮忙,车门终于关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本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的态度,使人性的光辉瞬间绽放,说明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有爱的地方,真是充满阳光!
会帮助的。就我而言,助人为快乐之本,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很乐意伸出手帮人一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从亲身经历来讲,特别是在一陌生的地方办事或者生活,很容易遇到一些难办或者不知道该怎么甚或者急事,这时自己却无能为力,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很让人觉得孤单无助。比如,你到一个单位办事,去了却不知道找,你问前台,他就让你里面再找某部门。你一进去,我去这么多办公事,该找哪个,顿时傻眼了。有时找到了那个办公事,又说让找谁,也没人带你。真心感觉累。这时如果有人伸出手,带你找一下,会让人觉得轻松很多,而且对这家单位的服务质量会有很大提高。总的来说,帮助他人,帮助自己,伸一把手,让爱与善常存。
会!几年前,又一次坐公交,车上有一个大连来的穿着道袍,五十多的女的,背着一个包,问司机他要去某某寺庙,司机不知道这个地方,说实话这种寺庙什么的要死你不信佛什么的平时还真接触不到,而我刚好知道那个寺庙就在我家边上,我就告诉在哪里下车往哪里走,大连到这这里有一千多公里,她就只有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了那个庙的地址,手机也没有电话也没有,就怎么来了,说是她师傅叫她来这里受戒的,不懂,反正就这样她坐火车汽车这样找来了,我相信她一路肯定有很多人帮助他,否则根本到不了目的地。
当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成长起来的中年人。现在有些人回忆那个年代,有一定的道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社会风气高尚,用“路不遗金,夜不闭户”一点都不过。那个时代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大意是: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是那个时代社会的主旋律。雷锋精神是全民学习的榜样。至今我是不会忘怀。所以,我会帮助一个陌生人。
经常会。但不是100%会每次都去帮助他人。要在自己有能力、有时间、有机会、有心情的时候。人生于世,其实是会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的,无论是作为回馈,还是施予,能帮助一下别人就去帮助吧。对大部分人来说,善良是一种本能,帮助路边的流浪者,帮助素不相识的老人,帮助小区摔倒的孩童,帮助家乡的失学儿童,帮助网络平台上的重病患者,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只是单纯地出于一颗善心。
我曾经帮助过不少无助的人,有摆小摊的孤寡老人,因为发烧躺在摊位的长廊里,身上盖着棉被,我是下班路过时看到的,首先我马上回家拿了药,又给老人留下了一点钱,老人嘴上说着不要,我还是给他留了,后来老人被市场管理人员联系上了他老家的侄子,给送回家了,也曾见到流浪的人路过,我给人端菜送馒头,给点小钱,也有坚决不收钱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之碰到了就尽点微薄之力吧,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