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有位国际友人约我晚上看电影。对我而言,从未蒙面的人,第一次见面,一杯咖啡的时间足以。吃饭,耗费时间一小时起步;看电影,耗费时间两小时起步,这还仅仅只包括相处时间,没有算上化妆、路程、等待、排队时间。万一不合眼缘,聊不来,又不能大胆地尿遁,实在是难熬。关键是,下班后约电影,看完再回去,有点晚,而我翌日还要上班,想想都觉得累。于是,我提议:不如约咖啡。他说:“我自己做的奶茶比咖啡好,你可以来我家啊,一点都不怕,我不是坏人。”一见他叫我去他家,就忍不住翻白眼。在我看来,第一次约见面就叫人去家里非常不合礼数,我不管对方是否别有用心。
我只是想说,如果觉得自己情商低,千万不要去学习高情商,包括那些课也别买,因为大多数高情商都是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让周围人觉得满意,久而久之,你就成了讨好型人格。其实大多数时候,低情商那种六亲不认的性格还能成大事,不要被社会上那些宣扬高情商的给骗了,这个时代宣扬高情商就像宣扬道德一样,都是为了让你考虑对方的感受。
低级趣味当幽默风趣的时候;不打招呼邀请进群或随意发你的微信名片给别人的时候;不回消息却发了朋友圈的时候;频繁群发消息要求点赞的时候;刻意装熟络的时候;发个“在吗?”就没了下文的时候;去别人家拜访不尊重主人的时候;劝人喝酒自己耍赖的时候;刻意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的时候;等。
其实有一种情况我有点介意,就是大家轮流说话的时候,其他人说的时候,都在认真听,轮到你在说话的时候,其中一人突然打断,然后特别不尊重你的把其他在听你说话的人拉走,而仅仅是要去自拍合照,完了还来一句,没事,你继续说,我们在那边自拍听得到。
强行绑定,比如说我昨天一天两次被拉进初中同学群。我想问,八百年没有联系本来也没有那么亲密的人们为什么非要聚众假嗨?是什么样的群体喜欢花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社交上?服气!
把对方当好朋友最后发现自己只是对方无聊的时候找来消磨时间的陪伴人之一,如果近期不想召见你或者近期没事需要你帮忙,对方就会和其他“朋友”一起玩,你可以待一边儿凉快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