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阶段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带来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二十五岁,金华人在杭州,父母尽了最大的努力,四年前在杭郊余杭给我付了首付,然后自己按揭还款每个月的房贷,买了九十几个平的房子。之后我在附近开了汽车修理店,马马虎虎维持着生活,但是仔细一算加房贷,利息,装修,开店,等等,负债七十万。经济压力挺大的,算起来也是中下贫农吧,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但是也没有害怕过,还是在努力的生活。
而相比较于孤独,我实在难以忍受,甚至怀疑自己有抑郁症。自己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传统,没有很多的交流,就是简单平淡的家庭。在去年,谈了三年的女友分手,带来的打击确实让人崩溃,经过了一年时间,大概也是释然了。朋友大多各奔东西,成家立业。难得能碰上面的时候侃大山就显得弥足珍贵,我曾经在酒桌上失控,泪流满面。说不清什么原因,可能是在祭奠着逝去的青春吧。现阶段我生活中就是有处理不完的客户微信,做不完的汽车维修工作,回到家就一个人在卧室里刷手机到半夜,常在凌晨孤独到难以入睡,父母经常催我的婚姻大事,工作性质的原因也再难以去认识新人。
方方面面之中,我不害怕清贫。怕的是孤独,任何情感的孤独。
孤独似乎是一个很高尚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还很推崇的状态。活在素材里的文学家、艺术家、画家,在孤独的状态下留下了传唱千古的杰作。安徒生是童话大王,他给孩子们编织了无数充满快乐的美梦,但他终身未娶。孤独让他忘我的创作。贫穷呢?似乎不能和孤独做比较,按照逻辑应该是“你更抗拒孤独还是party”才好?不过贫穷和孤独相比,无论怎么理解前者都比不上后者吧。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孤独可以是一个中性词甚至褒义词,但贫穷,怎么想都觉得不是一件好事。但我还是更抗拒孤独...因为穷过,没感到有多可怕,孤独的时候感觉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了,就好像一个人坐在珠穆朗玛峰山脉,很冷,也找不到人取暖,即便你消失了,也没人注意到,仿佛融化了的雪花似的。
一个人独处并不一定就是孤独。一个人有着坚定的目标信仰,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他一定感觉不到孤独,也没有时间去感受孤独,因为他们的内心是那么的充实。我们见过太多这种一个人专注而追求而成功人和事,从没觉得他很孤独。很多人在一起也许就是孤独。内心的空虚和人数是没有关系的。你没有追求,没有信仰,没有爱好,没有精神寄托,哪怕你在舞池里狂欢,你也是孤独的。你只是那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走到哪里、和谁在一起都掩饰不了你的孤独。和物质的贫穷相比,我更无法接受精神的贫穷。我可以高傲的饿死在我的世界里,却不能孤独的睡在奢华的坟墓中。
从浅层次来说,我更抗拒贫穷。因为我觉得,浅层次的孤独,可以用钱来对抗。比如我可以花钱一帮朋友吃饭喝酒唱歌,是不是我就显得没那么孤单了?我还可以去旅行、去玩耍,但这都需要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问题,孤独也一样。从深层次来说,我更抗拒孤独。因为真正的孤单,不是人多就能对抗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赚钱来解决,而内心的孤单,确实没有什么能够解决。正是应了那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害怕贫穷。孤独,是可以马上改变的,孤独,往往是自己内心不喜欢与人交际而造成的,但是遇到喜欢的做的事,想要见的人时,马上都会变得很热情,从而改变孤独。而贫穷,是最让我害怕的,当我贫穷时,一贫如洗时,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资本,白手起家真的很难,如果找不到良好的机遇去改变,每天只是简单解决温饱问题,这样的生活是我最可怕的。“孤独”可以用方法改变,并不可怕。“贫穷”虽然也可以改变,可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所以说,我害怕“贫穷”。
当然孤独更可怕了,尤其是到了老年阶段,一个孤独老人,好好道道时还差点事,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自己不待动弹腿脚不便,想喝口水都不方便。儿女们即使再有钱,舍得给老人钱花,啥好吃好穿的也给老人买,并不是不孝顺老人。这样的孝顺还有实际的意义吗?这样的老人就算孤独,虽然有儿有女,儿女财富无数,可就是没有和老人在一起,没人和老人作伴,这样的孤独最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