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UVA/UVB防护)。如果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锻炼,请不要马上就进行激烈的运动。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当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其次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室外温度很可能就不止40°了,尽量多准备点盐开水,绿豆汤等解暑饮料,随时补充水分盐分。另外,注意防晒,遮阳伞,防晒霜等,都要备好。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外,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大量出汗、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口渴、胸闷、心悸等,应立即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服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老弱病幼人群高温时段应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
第一个,最好打伞或者戴帽子。要知道,男人外出,除非下雨,否则是不会打伞的;第二,带一瓶风油精或者驱风油,在感觉头晕或者头痛时可以擦拭适量的风油精;第三,带一瓶水,无论是普通的开水,葡萄糖水,或者盐水,都可以,夏季温度高,及时补充水分最重要;第四,衣服尽量宽松,让身体充分散热,不要为了爱美穿着一身紧身衣和厚衣服。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适当饮水补充水分,最好是凉白开,户外活动携带防暑物品,夏季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因此夏天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并携带防暑药物,如清凉油等。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和遮阳帽。遮阳伞能够有效的遮挡紫外线和太阳,避免自己因为太阳强烈的照射而引起的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