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人世的艰辛,年轻或小的时候“麻木不仁”,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懂,在成长中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感情和心思变得细腻、丰富、感性、敏感等等,知道人生有百态,开始感悟生活,就会容易受到触动。
一开始,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别人的事情,别人的故事,听过就过,无法感同身受,所以难有感动。慢慢的,长大了,经历过一些事情,再去看别人的故事,能够感同身受,所以会感动。
90后中年少女,能够体会到题主的感受。小时候很容易感到开心,是因为小时候容易满足。为什么容易满足呢?因为所求的不多,而且多半不难得到。
本想说,经历多了,容易感动,但经历多了应该更铁石心肠,应该是生活有苦,想哭一下缓解自己。
因为年龄越大越不会因为简单的事情而满足了。知足者常乐,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人和物,知不知足,快不快乐,日子还是那样过。生活不会因为你的怨气而多给予你什么,反而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那就笑吧。
确实是!三十岁和二十岁相比,三十岁的我相比确实更容易被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感动,有时候甚至不明白为何会这样?是不是自己娘炮了?多愁善感了?后来通过一些事我渐渐明白了经历越多就越容易伤感,也越容易被一些事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所感动得一塌糊涂,在以前看来很无所谓的事现在变得很在乎!在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