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什么事都要讨论目的性,连读书都要谈一谈为什么。有的人说读书是为了在别人羞辱你的时候可以恰到好处的反击。有的人说读书是为了自身的学识、修养得到提高。有的人说读书是为了不再让自己过上苦日子。而我说读书是为了什么?可能什么也不为,只是像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每天必做的事而已。也许在事务繁忙时候不会大量时间阅读,但也会在吃饭、上厕所期间偷得些许空闲小读一会。读书习惯了,隔些天不读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少了些东西,面目虽谈不上可憎,但也离得不远了。就像是跑步,跑习惯后停下来不跑,浑身不自在。读书不需要太多功利性,读书就是读书。
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为什么要读书?首先请安静地听着。你从来不问自己为什么要游玩、要吃饭、要观赏河水,也从不问自己为什么残酷,不是吗?当你不想做某件事时,你才反抗并质问为什么必须做这件事。读书、游玩、做个残酷的人或好心的人、观赏河水、云彩,这一切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读书、如何走路,如果你无法欣赏绿叶的美,你就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二十岁时读四十岁的人生,能心生晚霜,处世如僧;待到耄耋之时,读十八岁的情深义重,也满心欢喜,宛如初见。也许一本书并不能让一个少女从懵懂走向成熟,但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最后都变成了你自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断改变,我们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更有趣,更有爱的人!
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这么多鸟,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