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越来越近了。我们很多的小伙伴或许是过几天就放假了,有的正在回家的途中了。你们记得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吗?对于过年我们是那么的期待。而在现在,似乎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没有小时候那种感觉了。这个一方面是我们已经长大了,角色在变换了,需要承担的责任是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之前过年可以吃到的东西,现在每天都是可以吃到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可有一样是我们不会忘记的,那就是过年放鞭炮这个事情。反正我小时候就是鞭炮放完了,第一个冲到那里去捡爆竹。然后找瓶子、牛粪这些去炸,每当回想起小时候的这些事情,真的是非常的开心。但是近几年随着对环保的重视,一些大城市已经是在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一个是对空气造成污染,另外一个就是引起一些火灾事故的。一些所谓的专家也是提出,过年不让放鞭炮。但是这样的言论是立即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反对,不妨鞭炮那还叫过年吗?几千年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不可能被专家的一句话就给否决了。对于过年放鞭炮的事情,反正我是赞同的,必须要放鞭炮的。年味虽然没有那么浓厚了,但鞭炮是我们的一个回忆和缩影的,鞭炮都不让放了,那过的年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有人会提出燃放烟花爆竹是会产生污染的,也容易引发火灾。这个也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怕这些就禁止了,机动车每天在道路上行使,产生了多少的尾气,难道说可以让它们停下来吗?对于火灾,我们有句老话讲的好,要重在预防和自救,在这些方面,有哪个城市是的确这样做到了呢?而且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传统的节日,在人情关系越来越淡薄的时代,只有春节才能把大家聚到一起。在这样重大的节日里面,放爆竹来庆贺不是应该的吗?至于大城市的燃放时间和地点,需要相关部门去解决好这个问题,每年就这么一次,必须要好好的庆祝,你们赞同吗。
对于禁放鞭炮,我持坚决支持态度!放鞭炮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且不说它驱魔的传说,单说以往每年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的感觉,都让每位中华儿女为之兴奋不已。事实上,放鞭炮是过往过年的标配,就如吃饺子、拜年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年味”。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燃放鞭炮已不再是只有过年才会集中燃放的专利。人们除了在婚丧嫁娶时燃放,什么乔迁新居、升职就业、考取学校,即便买了新车也都要燃放几挂鞭炮,以图吉利。按理表示喜悦的心情燃放些许鞭炮本无可厚非,然毫无节制的燃放,甚至成为了互相攀比的斗盛,就令人生厌了。用一个数据说话:2014年我国GDP收入是14万亿元、而中国人口2014年突破14亿、根椐财富人口人均拥有比率78:22 中国30%的富裕家庭平均消费鞭炮礼花1000元、也就是14 亿人口×30%×1000 ,大约人民币5千亿 每年所必要的烟花礼炮开消,这还不包括中上小康家庭和一般家庭、如果全算上,中上家庭有30%人均消费100元,也就5佰亿。加上前面,就不难看出我国因为每年燃放鞭炮所花销的钱财究竟有多少了。再者,燃放鞭炮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更不能小觑了。市场上的鞭炮大多违规使用白火药(高氯酸钾),爆炸威力和响度都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应当使用的黑火药,其威力可想而知。相信以往春节因为燃放鞭炮带来的伤亡事故,大家早已屡见不鲜了吧。
对于过年不让放鞭炮的问题是最好回答的问题,只有两个确切答案:支持或不支持。意见永远都是不好一致的,双方都有充足的道理,我暂且站到反对的一方面。先考虑一下支持者的一些道理,经济方面,鞭炮是过年开资必不可少的年货,耗资又大,一场青烟毫无受益。安全方面,无论制造,运输,经营,到燃放,各个环节都常有事故发生,隐患较大。环境方面,烟尘翻滚,纸片腾飞,空间受到较强的污染。我在说反对的理由。年是中国的,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传统的,年是中国人民最神圣,最大的节日,节日不是要某种享受,要的是气氛。对联鞭炮代表了过年的大半气氛。不让放鞭炮,真就没有年味了,年平淡了节还有什么理由红火呢?那真是没年没节了,法定的节假日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成了普通的休息日了吗?我看还应该保留祖先传统,维护节日气氛,让气氛为我们的生活添趣添兴。用“不让”一词我看歉妥。应该考虑地域环境不同,适度地有所控制,密居地采取有效措施,指定位置,限量专人专治。偏僻散居的适当宽限,保持传统流芳。
再有半个来月就到春节,即使人还在上班,大家心却在想着回家过年的安排。都说如今过年的氛围,没从前浓。尤其是城乡当中,都不让放鞭炮,更是少了一份热闹劲。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最好玩的事情之一,就是看着大人放鞭炮,然后孩子们忙着抢从高空掉落的炮竹。还会用鼻子去闻闻炮竹里的硝烟味,觉得很好闻。在除夕夜,睡到半夜时,炮竹声顿起,然后一直响到天明,人就在炮竹声中睡睡醒醒,梦里都是过年的气息。所以,现在不让放炮竹,那份感觉就没了。中国人爱的就是在喜庆中制造热闹的氛围,让生活变得更有仪式感。古人用火药来营造生活氛围,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比用火药来制造炸弹更有人情味,也更尊重生命本身。好在过年回到乡下去,还能延续着放炮竹的传统。我会买几桶鞭炮放一放,让孩子在角落里看着。然后还让他背一背王安石的那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在扼杀中国传统文化,鞭炮是新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春联年画鞭炮灯笼是过年四要素,年画已经消失,鞭炮虽有但生产的不如从前,鞭炮不应该个头越来越大,不应该声音越来越响,不应该燃烧的越来越快,1000编炮几秒就完事儿,5000的比以前500的燃烧的都快,这东西得燃烧的慢点,燃放的时间长点才有意思。烟花也不应该生产的那么大,那么贵,烟花鞭炮种类也没以前多。不管烟花还是鞭炮应该价格便宜,每个燃烧慢三,燃放时间长才好。
如果鞭炮都不放了春节几乎是不存在了。保护环境应该,但破坏环境的内容多了,鞭炮可以说不值得一提,管好其他该管的比禁止放鞭炮更重要。禁止燃放鞭炮不如关闭一个污水横流的垃圾工厂,不如消灭随地大小便,不如不撒盐除雪,不如杜绝脏水乱排,乱倒,乱淌……
个人观点,对与不对请理性对待
如果我还跟小时候一样住在农村我支持节日里放鞭炮,毕竟代表着喜庆,快乐,也代表了我们儿时最大的幸福,再说了我们大农村地大物博,空地宽阔无所谓。现在住在市里我真的不支持,第一狭小的空间鞭炮放完那股子味道真的好呛,再就是满地的垃圾碎纸屑打扫卫生的叔叔阿姨不好收拾,人家也过节日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快乐给别人加重负担呢,这样似乎不大好。再就是鞭炮那声音突然响起吓得心脏都噗噗乱跳,就像我邻居冬至那天半夜十二点突然放鞭炮,整栋楼都在睡梦里被他惊醒,吆喝声,辱骂声不断,最后不知道谁报警警察过来处理的他,好像有一家孩子在坐月子给人家惊吓了。总之在我们中国鞭炮代表着一个很美好的涵义,放与不放也是在我们自己,在我们这里现在不需要控制是老百姓因为负担不起而不放了,忒贵!都生二胎买房整得忒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