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教会女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是,教会她分辨危险的能力!我们不能给孩子树立世界是危险的这种观念,这会让她对世界充满戒备,影响她与人交往,所以,她需要具备判断危险的能力!其次才是自我保护能力,危险是没有上限的,遇到危险,第一反应不应该去激烈反抗,或者大声呼救,首先不管有没有用,肯定会刺激到威胁者,让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危害到人身安全。这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一定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满足自己的需求,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告诉犯罪分子,自己很害怕,希望不要伤害自己,我知道你一定是因为走投无路了,才做出这样的事,我真心希望能帮到你。先示弱,然后说出自己的需求:希望不要受到伤害,再告诉犯罪分子你能感受到他的无助,最后告诉他,希望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我觉得绝大部分犯罪分子在经历过这番谈话,情绪各方面应该会平静下来!
其实早期教育不是一下子就能教给孩子的,尤其是小女孩。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渗透尤为重要。这个阶段也是是非观建立的阶段,过激或过缓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正确的认知。我的建议是在看到电视上有亲热的镜头时,就要告诉她,两个很亲近的人有这种行为很正常,这是代表特别喜欢对方,但是,要不是这种关系有这种行为就不对了,那代表错误。孩子对错误是很敏感的。知道了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了,那么在合适的时机再教给她什么是亲近的人。这样一点一点的,在孩子观念当中就有了一定的概念。
父亲这个角色很重要。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的女孩往往缺乏父爱和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陪伴很重要。父亲在这个家里,演绎的是一个爱家、爱妻子、爱儿女、爱做家务、努力上进的一个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外加母亲的点拨。女儿的心里就会种下一颗“父亲男友”的种子。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就会多方考虑,格外慎重了。
安全教育要重视,从小重视,购买安全教育故事书,一边给孩子讲故事,一边渗透安全教育,我们孩子从小就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过马路要注意左右看,没有,吃的时候才能过,在家里不能玩火,玩水玩电,家里面也有危险,事情发生,先逃生再打电话报警,出去以后在外面不能吃生人的东西,不能远离父母视线,不能跟陌生人走。
要经常告诉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谁的东西都不能要,如果要接受别人的东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孩子小的时候最容易就是受到玩具或者糖果的吸引,如果陌生人用这些东西诱引孩子,只要孩子不接受,一般很难被诱拐。
我就是两个女儿了,一天天的在长大,怎么教育她们实在是个头疼的问题。我的想法就是夫妻俩是一个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的角色吧。爱护她们可以,但不能无限制,耍些小脾气无伤大雅,但是在出去玩乐的方面必须严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