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既反对人要有仁义的精神,又反对法治,主张没有政府最好,还主张所谓的“无为”,说人最好要“清静”,不要多管闲事,管闲事太伤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大道和圣人,是不会偏袒任何人,都视之如草芥,不乱加干预,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自然之道,也是人事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开宗明义的讲明,世间万物,起于无,而天地之道正是以“无形统领有形”。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就说明事物矛盾是对立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然,一些事情可以用这个思想解释,但有些事情并不依照其规律变化。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费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