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过于激动的原因吧,我完全没有料想到,7月在北京租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初来北京的我借住在校友家,巧的是我们也是未来的同事。由于一周后就要入职,我也只有这一周的时间来完成租房、搬家、安置新屋。那时北京的租房情况在我眼中是这样的——遍地的中介,哦不是遍地的黑中介,永远打着隔断的老房子,无法理解的租房人数,以及你多思考一秒可能就会错过的房源......印象深刻的是租房第四天,约了三个中介看房,在到达约定地点看第一个房子时,由于中介一直没来,礼貌性地给中介打了个电话,“啊...那个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啊,你没说你要租啊,你只是说今天来看嘛,昨晚已经租出去了,不好意思,那我就不过去了哈!”当时的我一脸懵逼,心里还在不停地告诉自己:别怕,还有两个,别怕......
于是继续去看第二个房子,这是一个大三居,却被硬生生地隔断成了小五居,主卧、两个次卧已入住了五个人,看着那每句话都会被隔壁的听到的隔断间,以及要被至少五个人共用的厕所,我默默地走开了......
这下没得选了,只有最后一套房子了,我忐忑不安地走在去往下一个房子的路上。天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忐忑,于是刮起了阵阵妖风,瞬间,满世界被黄沙笼罩,仿佛是命中注定,这阵妖风让我晚到了十分钟,而这十分钟让我后悔了整整三个月。
我害怕的是离开北京后不适应,需要重新熟悉环境,而且新的环境缺少了很多我现在已经适应甚至不知不觉已经慢慢习惯的因素。纵然北京有不好的地方,但好的地方还是很多,呆过的人都应该有所体会,在北京上学工作这么多年,真的可以说青春都埋葬在这里了,所以有一天拖着行李走的时候,肯定会舍不得,在别的城市生活的某个瞬间,肯定会有所怀念。害怕的就是换了一个城市之后还想回到北京。
因为上文中我提到的那个已在北京买房的同事,她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她在北京民族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回老家了,主要是被父母催促的,独生女儿一个人在外漂泊总是不放心,于是,她乖乖回家,并且通过考试进入了电视台工作,每天去采访一些民生新闻,她觉得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枯燥无聊,还是想要回到北京,在老家呆了三年的她,最终还是回到了北京工作。(目前在其他地方想要从事我们目前的工作,真的是极少有这样的机会),最终她的父母拗不过她,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在北京安家了。
我在一个二线省会城市,关键是换了领导人在大力发展成一线城市,这个期间这个城市一定会迸发很多机会,我在北京这种冷漠的地方待久了再回来,可能会错过各种机会。我的家乡在越来越好,资源也越来越多,人均工资也在稳步上涨,未来5年会更好。
不过我还是会推荐一些有野心的人去北京闯闯,既然有这个心思和憧憬,不头破血流一下不会甘心的。而且也有点小心思,我那么多朋友在北京打拼3年了,有人大毕业的,也有国外回来的,我知道的情况是不尽人意,最好的也就拿到了北京户口,但是就此改变人生,大富大贵的还真没有,其他的,怎么说了,就是一个本来小康的家乡人变成了北京的温饱人员。那为什么不回来呢?我问过,因为如果毕业就回家也就算了,留在北京工作了再回家,家里亲戚的口水都让人烦。而且在北京的很多新兴职业,家乡并没有,回来未必有优势了。
当打扫院子的你偶尔遇到一些问路的人,你会以极大的热诚细心的为他指路,甚至还会带他走一段;当问路者接踵而至时,你只能尽量用简洁而清楚的方式回复他的提问了;当问路者口渴了、肚子饿了,多数情况下你会提供一碗热水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尽管你也不富裕;当问路者盯着你为儿子或老人订的半磅奶,说我要喝奶、吃肉时,你会怎样?当一个陌生人拖着大包小包想要住进你的院子,你会怎样?当你家街道上的井盖丢了,邻家的小孩就此消失在污井中,你会怎样?当一些人以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闯入另一个群体,而又不愿做出改变的时候,不要说什么冷漠。没有做好融入的准备,凭什么要别人接纳你!
离开北京?没道理走回头路呀!世界城市无论怎么排名,北京都会前排上榜。中国人以最小的代价奋斗在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其实没毛病。
生活不便,车牌限号,买房买车不是谁都可以买。各种指标,各种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