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的搭设,杆件间距的大小对于架子的质量和材料使用有着直接关系。杆件间距过大,受力后杆件和架子整体容易变形,产生弯曲或扭曲,影响架子的质量;间距过密虽其受力稳定,但浪费材料,一般讲,钢管脚手架杆件间距不应大于2m。剪刀撑的设置脚手架搭设必须设置剪刀撑,以保证架体的纵向稳定斜撑,也称“之”字撑。少于4根立杆的立面可作“之”字撑。6m长钢管完全可以满足45°- 60°角度要求。
剪刀撑,也称“十”字撑。剪刀撑的设置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目前建筑施工2.5-3跨搭设一组剪刀撑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标准要求是每隔6-7根(≮9m)立杆设一道,斜杆与地面夹角45°- 60°。所有剪刀撑的斜杆应沿小横杆的斜度设置,如果交接不上,可加一小横杆,这样才能保证剪刀撑斜杆的交点在小横杆端头上。此时,剪刀撑的内斜杆可与立杆紧贴并用扣件固定。外斜杆可保证固定在小横杆的伸出端上,使外斜杆不致于压在内斜杆上扣在立杆上产生弯曲,而影响平衡受力。如图6.4.11所示。30m以下高(10层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的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由下到顶连续设置,中间剪刀撑的净距不大于15m。30m以上高(高层),除按3)项要求搭设外,每隔12-15m高要横向连续设置剪刀撑或满堂红设置,以加强架体的稳定性。在同一立面上搭设多组剪刀撑,其接点应在同一水平上,一般接点不可错位。
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扣件。横向剪刀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十”字形。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立杆应埋入土中不小于1250px,最底层的剪刀撑也应该落在地上。附设拔杆时,装拔杆的垂直杆必须绑双杆或采取适当措施加固。井架顶部要铺设天轮加油用脚手板,并绑扎牢固。杆件搭设要求做到方正平直。导轨垂直度及间距尺寸的偏差,不得超过±10mm。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距不大于1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