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个人经验来看一个笔画通常包含三个阶段,起笔、行笔和收笔,长笔画先集中注意力做好行笔的稳定,那是这个笔画的主体部分。许多人容易被绚丽的起笔和收笔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来来回回琢磨起笔怎么搞收笔动作该如何,却对中间行笔的扭曲视而不见。尤其不要过分夸大起笔和行笔的动作,在硬笔中那都是一些细微动作。前期主要就是临摹单字,但是我们依然应当经常写一写整体的篇幅,便于查找我们的不足,也是对章法布局的练习。
其实如果让我对练字诀窍只说一句话,我会说:找个好书法老师带你。为什么需要老师带你?他能及时发现你的错误,告诉你啥是对的。我就是在大二那年的选修课上,遇到了我的第一任书法老师,他带我打开了书法世界的大门,让我知道原来正经的书法课是这样学的!老师会帮你批改作业,告诉你,你哪个字写得不对,应该怎么写。这个笔画要分清什么,等等这些。告诉你什么是对的,告诉你如何改正,这样才能练字有反馈,有长进。
在细心观察字体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脑有成字!我认为这个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关键!
。书法家之间也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很多法帖表面不一样,其实内在相通。有的字看着不好看,写出来却不一样。练楷书和行书比较多,很多在魏碑和二王那里找到了影子。楷书练好了,写行书才有骨力,行书写好了,楷书写起来不板。个人体会
我幼时在祖辈父辈强制下练过些字帖,楷书居多,隶书其次。彼时年幼经常抗拒,比之书气浓厚家教甚严的一些朋友,临帖不算多。我现在认为,多练绝没有害处。多练,至少在认知上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慢慢练习,摸索。间架结构要记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