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爸妈长辈的朋友圈了,比如一些吃了会致癌的食物,每天早上吃什么相当于慢性自杀,什么跟什么不能一起吃,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等等。看了之后简直怀疑人生,怀疑科学,怀疑世界了。不知道是谁写出这种东西来误导一群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还起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标题,好像不点开,不转发,下一秒就会因为误食某种蔬菜而死掉一样。这类文章一般都会有,转给你的家人朋友这种话,天呐,然后我的朋友圈里都是这种文章。
其实让我们的家人不全信谣言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可能是因为对我们的关心,然后医疗卫生知识比较匮乏,如果不是医学专业的话,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所以看到一些公众号推出来的粗制滥造,毫无根据,简直是无稽之谈的文章,尤其是文章后面的一定要扩散到朋友圈。他们就有点慌了,想着自己活了那么久都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的孩子早点知道。于是一个人转了,又有一个要转给他的家人,于是大家都转发这种谣言,搞得大家都相信了。我说的大家,就是他们那群中年人。然后,我们这些年轻人跟他们说那是假的,他们根本一个字都不相信。
要委婉的告诉他们不要轻易相信谣言的话,是很简单的。要相信真理是会打败谬误的。我们家人大概是被一些垃圾公众号发布的虚假消息给欺骗和误导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公众号给取消关注,然后关注一些主流权威的公众号。在我妈妈关注的公众号里,大多都是帮人投票而关注的。我也是很反感这种通过投票来博取关注的恶俗的公众号的。所以我就把我妈微信关注的这类公众号给清理掉了。但是一个人的努力其实是不够的,在各种微信群里,很多人会丢出来一个链接,就是虚假消息的文章。
这个时候就要看新闻,央视新闻,每次我都跟我家里人敲黑板地说。谁会骗你啊,央视的新闻还有假。这么大的事情,人家央视新闻不播出来,留给这种推送的公众号。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手机来浏览信息了,快餐式阅读成了寻常的事情了。很少有人在每天晚上七点钟守着看新闻联播了。信息量太大,很难甄别,但是起码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也能给出结论来判断是真是假的吧。
总之,委婉地劝我们父母不要轻信谣言,还是要有更加权威的,值得让他们相信的信息来反驳虚假消息。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家里的长辈喜欢在群里或者朋友圈转发一些谣言,特别是食品这些方面更是非常的多,而这种标题党的谣言往往让长辈们深信不疑,那么我们就有义务帮助长辈们认清楚这些谣言。
有些人面对这种情况就直接的指出来打长辈们的脸,但是这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为他们十分爱好面子,对于晚辈们这种伤面子的事情不但不会接受,反而会使他们对谣言更加的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尊重长辈,不要轻易去挑战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而是采取委婉的手段来提醒他们。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证据,然后在朋友圈转发揭穿谣言的文章,然后附带上一句大家不要上当受骗之类的话,委婉的暗示他们被骗了,这种比直接指出来效果往往要好很多。其次可以多带他们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听从专家们的讲解,了解事情的真相,给他们一些可靠信息的来源,往往他们会相信专家的话,然后对谣言不再相信。
此外我们可以帮助长辈们取关一些经常传播谣言的公众号,他们往往是从那些公众号里获得谣言来源的信息,帮助他们取关后还可以关注一些真正有效、真实的公众号。除此之外我们在谣言传播到家人面前之前,就可以提前做一些预防,比如自己看到某篇谣言后,觉得家人也有可能看到,那么就提前在群里说又遇到骗子了,然后把谣言告诉大家。
当然最后有一点就是,如果谣言无伤大雅,影响不了家人的生活,那些没有什么害处的谣言,就没有太过必要去和家人纠结了,他们由于文化认知方面的缺乏,往往很难理解事情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不影响家人就足够了,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强行去和家人们较真。
对于家人的规劝,自己最好不要态度强硬,不留情面,一定要做大旁敲侧击,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同时还维系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照顾了自己家里人的面子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应该首要考虑的。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在朋友圈散播很多自己没有证实,但是在网上散播的,熟悉网络的人一眼就可以看穿是骗局的谣言,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要做的不是义正言辞的像一个判官一样告诉自己的家人你们怎么这么傻,这样的谎言都信,而是可以委婉地通过比如说“某某,今天我的一个朋友发给我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网上的谣言太多要注意自我分辨,判断真假之类的,我觉得还可以,分享给你看看吧”。这样我们自己并没有指出自己的家人在散播一些事情上是错误的未经考虑的,甚至是被人恶意的利用来提高他的传播自己的公众号的目的,而是通过别人的话,以一种比较隐晦的不明显的方式提醒了自己的家人他们其实应该在转发小心点额时候更加仔细和谨慎,不要看见别人说一句为了家人赶快转发吧就转发了。
作为熟悉网络已经很多年的老油条,其实我们对于家长未经考虑和审核就散播一些谣言的做法还是要理解和诱导的。在网络世界有多凶险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大的话语权,我们更能分辨这些消息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可信度有多高。如果就经验而论,我们是网络里的高校毕业生,而家人不过还在初中学历,所以我们要理解和引导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