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医术和医德那个重要,并不是要割裂医术和医德相辅相承的关系,也并不否定,医德对于医疗的重要性,但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医学究竟是以医术还就医德为基础的。“医生”这个词语首先就有两层含义:人+医术=具备医术的人=医生。“医术”或“医德”必须建立在“具备了医术的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医术才是这个主体最重要的基础。不具备医术的群体,我们只能称呼这些人“道德高尚的人”或“具有同情心的人”,显而易见,医德也只能是建立在具备了医术的基础上。作为一个具备医疗技能的人,哪怕是坏人同样可以治好病人;但一个没有医疗技能的好人,即使他是道德的标兵,同样不可能治好任何一个病人。所以只要我们以治疗为目的,那么医术就像地基,没有医术的医德必然是空中楼阁,我们并不能依靠道德高尚来治疗病人,不是吗?爱所有人的“上帝”可以帮忙治病吗?不行,所以星期日我们上教堂,生病了上医院。国人对医德的要求已经贴近神仙,完全不可理喻。何况病人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医生同样也是......医生也是人,也要生活、要发展、要体现价值,当忍辱负重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悲哀,被妖魔化的医疗行业并不比警察更安全,你听说过几种行业会被人逼迫从高楼跳下,会被人乱刀砍死。即使你独善其身,同样难以幸免,相信就算你在这种体制下,同样会随波逐流。我改变不了制度,只能期待多数人能醒来,才有足够力量改变这个制度。这个制度下不只病人是牺牲品,医生也是,生物链的顶端是规则制定者和附着于这个系统的寄生虫。
医德是什么,是医生的职业道德吧,包括哪些内容呢?只有好态度,不具备基本业务能力,那不叫有医德。职业道德,应当对业务能力有所要求。比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任何会计专业机构的道德准则,应以下列基本原则为基础:廉正、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所以,把业务能力(医术)和职业道德(医德)对立,不恰当。那么,以IFAC的职业道德准则为例,业务能力是否就可以凌驾于其他原则之上?如果你是雇主,你愿意雇用一个业务水平高超,但是腐败、毫无原则、吃里扒外的会计师吗?如果你是患者,你敢让一个业务水平高超,但是惯于坑蒙拐骗、玩忽职守的医生治疗吗?
一个优秀的医生,高尚医德最核心的体现应当是优良的医术。一个不思进取,不努力提高医术的医生,怎么能说具有好的医德呢?白求恩大夫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果他空有一番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热情,却没有精湛的医术,在枪林弹雨中,作为一名医生,他的存在能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呢?医生这项职业属于服务行业,但和其他的服务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关乎生杀大权。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东西,不能这么去比较孰重孰轻。就比如你问进食和呼吸哪个重要一样。
理发师不会理发,只会微笑,是有德吗?厨师不会做饭,饭菜特难吃,只会说好话,是有德吗?同理,医生治不好病,只会微笑服务,说些暖心安慰的话,是有德吗?古代德字的本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医生不会治病,治不好病还当医生,那就叫做"缺德"!
我认为医术与医德,医德第一,有医德的医生,不会钻钱眼,能静下心钻研医术。
医术即医德,好的技术能快速简单的治疗好病人,往往都比较便宜,多快好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