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高中生的来信,问我是不是可以不读书,将来像我一样选择探险?
难以承受黑色七月压力的他们,兀自想着,只要不进入职场,选择和自然界打交道,读书应该就没那么重要了。
真实情况是,如果我没读过书,或者说书读得不多,根本就不可能从事探险,而且还能在这条路上活到现在。
探险就意味着,要去自己未知的地方,接触全新的场景。行进路上的所有的决策,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风险评估。
评估的手段主要是计算,也就是数学能力。例如我在大海中,通常遇到的洋流就包括海洋环流,潮汐流和风洞流,还有地理地貌形成的特殊洋流,这都需要经过计算。
也就是说,探险最基本要具备的能力就是数学能力,其中对于几何学中空间想象力的运用,更是基础中的核心。
当你去到一个从未踏足的岛屿或者山峰时,需要利用你的空间想象力,对其地貌进行建模,从而判断何处可以行走,何处可以取得淡水,最佳生存路线是怎样的?
很多人只把读“教科书”理解为读书,其实阅读课外书也是读书。
孩童时,儿童科普、童话和科幻的阅读,满足了我那颗充满好奇的幼小心灵,并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迷伴随成长。
而青春期,你很难想象没有武侠、动漫和科幻小说(对女生来说也许是言情小说)的青春该会多么的苍白。
那些热血、激情、狂傲、反叛.....每一个故事都刻骨铭心。这些与青春相关的情怀,通过书本一一上演,安慰着苦闷无聊的求学生涯。
步入社会后,我和很多朋友一样,开始迷恋历史、哲学、纪实和宇宙物理,试图更多的了解我们自身,包括我们所在的世界从何而来,为何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又将会走向何处?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就呆在书本里,只要我们阅读它,这些灵魂就如同陪伴在我们身边。
闲暇时光,我会挑选几本书,与之安静交流。通过读书,我对世界,对自己有了更多认识。有书相伴的人生,注定丰盈!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很多地区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庆祝活动。
在文化事业空前发达的当代社会,读书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古人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个比喻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听说过?
书是河水,我们的心就是装满煤炭的篮子。我们每次用篮子去捞水时,虽然什么也捞不起来,但是篮子会越来越干净。
同理,书读多了,虽然很多人感觉也记不得多少,但是在一次次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慢慢变得纯净,面对问题的时候,思考就会变得越来越全面。
还听到过一个笑话,长大了想去放羊,啥都不想做别的,那读书干嘛?
我想说,如果我们努力读书,就会更了解羊群,了解草原,了解怎么照顾羊群,怎样把你家羊养的健健康康的,怎样才能卖出好的价钱,这样对于你放羊来说,才会让你的生活慢慢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吗?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知识迁移,读书都是获取知识的基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件事。我们读书真的不是读给别人看的,是读给自己的。
现在读书,不单纯的只是读书读文字,而更像是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甚至获得共鸣。
有时看到好的文章,大总有一种“想分享给周围人看”的强烈感受,内心根源是“想让更多人学习”,总有共鸣,忍不住与更多人分享读书读书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