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作为地盘最大的王侯国,地盘自然不止湖北与湖南,周边的区域其实都在楚国的统治之下,例如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地。可以说是占据了中原大陆的半壁江山。最初时期的楚国其实是十分弱小的,在周王朝中基本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当时各方的诸侯国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需要前往周朝的地盘前去进贡,同时各方诸侯联络感情。
但是当时的楚国由于土地贫瘠,实力弱小被各方王侯所看不起,周王室更是对楚王不理不睬。于是楚国开始了自力更生的阶段,楚王命令属地上的百姓努力的开垦良田发展经济,由于楚地本身的土地就十分的肥沃所以很快楚国就发展了起来。
当楚国的势力发展壮大之后,周王室觉得楚国这样子发展下去很难控制,于是命令楚王停止发展,但是楚王没有听从周王的命令,并且向周王讨要更高的王侯地位,周王自然是不准。于是周王室就派兵前去征讨楚国,然而令周王意想不到的是讨伐失败。
此战过后楚国干脆对周王室的命令不闻不问,自立为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武王。随后周王室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其他各国看到了周王室的无能都开始纷纷的暗中发展实力,自此周王室到了名存实亡的时代。
随后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彻底的被各方王侯国忽视,相互之间争战不休,然而楚国由于在很早的时候就励精图治发展实力,所以此时周边的小国很快的被楚国一一征服,楚国一跃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势力。
综合而言,在春秋时期的前期楚国实力弱小之时地盘可能只有湖北和湖南,但是到了春秋后期楚国的势力已经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并且不听周王室的命令开始发展地盘,所以楚地并不止湖北和湖南,湖北和湖南只是楚地的发源地而已。
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春秋时期的楚地不止是湖南和湖北还包括了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发。总的来说楚国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江苏北部。
春秋时期的楚地发源于河南,并不是大家认知中的湖北和湖南这两个地方。楚国强盛的时候它的都城建立在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