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精心设计、掌控的行业,一定能做到居者有其屋。你感觉身边人都说买不起房,其实就跟女人总是感觉没衣服一样,他们总是缺一套自己内心里最向往的、买不起的一套房子。买得起崇明的人在想:我买不起嘉定;买得起嘉定的在想:我买不起闵行;买得起闵行的在想:我买不起徐汇。这样可不就是:全世界都在说买不起房么。心比天高个,命比纸薄。挣多少钱就买什么样的房子。不能说在徐汇工作就要买徐汇的房吧,没道理啊。还有,在天朝,说买不起房也是对自身隐私的保护。
中国人么,大家都懂的。哪天你要是说你在大上海买了房,哪怕都挨着隔壁省去了,只要沾了香海俩字。在各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嘴里,你就是土豪了。整天没事了拿你开涮,仿佛有了房就成了原罪。不管说什么,都可以扯到你有房,所以你XXXXX。万一您老通过自己努力,又攒了点钱想再投资一套。天啦噜,可不能让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知道了。你已犯下滔天大罪了,哪敢说买得起,天朝人爱八卦,爱刺探隐私的天性。在对你房产的询问 中,获得的是一个家庭资产规模的评估。知道了你的资产状况,如果比询问者低,那么好,你暂且安全,询问者心满意足。如果不小心你的资产规模比询问者高出不少,那么好,恭喜你又犯罪了。于是,在询问者与你的共同圈子里,一定都会知道你们家庭的资产状况。你的家庭资产这个隐私会在你们朋友圈作为重量级谈资被广泛传播。谁乐意。
坐标北京,做房地产投资,别的城市不清楚。大部分人觉得房价高,没错,但觉得房价不高的人比例虽然很小,绝对数却很大,何况还有一些觉得房价高,但还能砸锅卖铁咬牙切齿在城市边缘买个屌丝房的这一群体,比如我。真实经历,2016年我调研过的某房地产名企一楼盘,户型很好的改善盘,地理位置一般,近地铁还是在建的,周边尘土飞扬鸟不拉屎,总价要800-1200万,单价居然要6-7万。当时我就想,谁买谁傻逼。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能想象出来,对,我才是真正的傻逼啊!开盘当天我没在,我同事家离那儿近就去看了眼,据同事说,现场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能选上好房的都是地产公司关系户,没关系选个一般的房都靠摇号的运气,国人怎么这么有钱呢。同事说,有一对男女,不知是准备结婚的男女朋友还是新婚小夫妻,运气不那么好,虽然选上了号但是比较靠后,快轮到他们选房时,发现看上的800万出头的房子没了,只剩下近1200万的大户型了。眼看就要和心仪的楼盘失之交臂,女的当场泪如雨下,男的在一边劝“没关系啊宝贝儿,首付不就差不到200万吗,稍微凑凑就出来了嘛,咱买那大的没问题哈,别哭了宝贝儿”。不到200万,稍微凑凑,羡慕嫉妒恨!!!
对中国人来说,富是一件好事,但露富却不是。尽管现在很多人在面对土豪的时候已经能不假思索地喊出那句「爸爸」,可实际上,中国社会骨子里仍然是一个仇富情绪深重的社会。我们会追求经济层面上最大限度的富有,可是在立场上,经验告诉我们脱离普通人民群众的做法是危险的。「打土豪分田地」只不过是几十年前的历史而已,很多亲历者都还健在呢,《活着》里替福贵而死的地主龙二,是一个极具震慑力的冤魂。当然,历史经验只能转化为民族品格的一小部分。近几年,最具警示意义的是类似于「我爸是李刚」和「郭美美」这样的事件,这些事实告诉所有富贵人家,民怨能有多沸腾,富贵就有多脆弱。退一万步说,哪怕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挣来的,远了也怕被不法分子盯上,近了,则怕亲戚朋友来借钱。所以说在买房这件事儿上,无论你真实的经济状况如何,是真的买不起房还是已经买了十几套房,口径无论如何都要统一,穷,买不起房。如果买房的事儿藏不住就说:穷,还不起贷。总而言之,你永远穷,只有穷,人民群众的大门才对你敞开。如果非要给这件事加一个期限的话,星爷说,至少也得是一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