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背的书包至少有五六公斤,售票员看我一小姑娘还穿着校服,总是让我给老人让座位。早上车上人很多的,有那么多大老爷们还坐着呢。毫不惭愧的说,我当时就是不愿意让。上学的路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实在是太累了。而且最烦的就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一上车看到小年轻就径直往你身边走了,那意思就是,孙子,给我让座吧
让座是施舍,不是义务,有些人总是喜欢道德绑架。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在提倡尊老爱幼的同时,也应提倡相互体谅,也要教育老人不要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老不要脸。
首先,公交车上是否让座,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认可某项道德准则,他自己努力践行就行了。但是,他没有任何权力去要求别人去践行。
在上下班的时候,一般而言不必给老年人让座。这个时间段挤公共车的老年人,通常都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可以一口气爬上香山,再跑下来;然后,再到菜市场买回重重的一大手拉车的菜,一把就滴溜儿到公共车上。上了车,再装可怜,要人让座.
我觉得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在我看来让是情义,不让是本分。因为让座不是为了听谢谢,但是哪怕是一个感激的眼神,也会让人觉得让座是一件舒心的事情。
在绝大多数地方,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愿意给老人让座,这是一个不用争辩的事实!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出现不给让座的情况,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公交车上站一下都站不住的话,恐怕也不会选择公交车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