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穷过,你是很难真正想象穷人的生活,体验穷人的感受。我一个朋友的亲戚,爷爷辈的那种,打小就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他家住偏远的镇里头,有一次,他去县里头医院割痔疮还是啥子(拖了好久实在好不了了才去),手术完了之后你猜他怎么着?走路回家!没有公交车嘛,必须打三轮,三轮车回家估计要好大几块。他舍不得,然后就直接走回家了。回到家发现,伤口都开裂了,屁股都是血。你可能不信,连我开始也不信,可这真不是瞎编的。当然,这种是“奇葩”,恐怕未必多见。但生活中,因为穷,所以我们只能应付日常开支,没法去合理的消费和投资,包括对自身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捉襟见肘的生活和预算限制了我们的眼界和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没法进行自我投资和学习,我们耗费了大量的心智努力在各种琐碎无常却又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事情上,这又反过来限制我们的长远发展。你看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斤斤计较的穷人真的是很难翻身,消耗的意志力和判断力过多就很难在其他有价值的事情上费心。
个人观点,节约是必要的,但务必要腾出一些时间和金钱在自我的教育和投资上,否则,为过多琐碎的事情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只会让自己在穷困里越陷越深,直至无法自拔。
大多数穷人骨子里是吝啬的,因为生活经历、经济条件和父母的影响。他们不愿意为有价值的服务支付费用,尤其喜欢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哪怕这些会让他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可是他们却又是好攀比的,爱面子的。他们会为面子牺牲很多,哪怕是一项决策,明显A是理智的,对自己有好处的,但容易让人笑话,所以他们会选B,仅仅是因为面子问题,哪怕选B其实对自己是很不利的。因为穷人身边大多是穷人,也很少关注有价值的重大事情,所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里短,你家儿子我家女儿的,各自攀比,尤其是农村里和小城镇。好攀比、爱面子,过于看重他人的态度和看法,影响了自己的明智抉择,甚至阻挡了前进的、通往富裕的道路。
邻居阿姨是个很好的保洁阿姨,手脚特别麻利,为人特别厚道,收费是30/小时。我跟她的信任已经达到给她家里钥匙,我放心走人的程度。邻居阿姨是河北人,今年43岁,她老公在北京做装修散工;她们用打工挣的钱在老家分别给大儿子和二儿子盖了新房,而且给大儿子说了媳妇,大儿子20岁,今天(10月6号)办婚礼;她打算在北京再干几年,然后就回老家去带带孙子,享享清福。在她的老家,未阿姨家算是非常体面的人家,能供两个孩子念书(大儿子是中专),能给孩子置办新房,能给孩子娶上媳妇;她是做保洁的,但是真的不是社会底层,可以想象到她孙子这一代,他们家就会得到阶层跃迁的机会。
对于普通农家子弟来说,读大学仍然是个比较好的出路。如果考上一个985、211,也还不错的专业,那就好好学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努力摆脱贫困;如果上的一般的大学,那就更要好好努力啊,因为你已经输在起点了啊小朋友,认清形势、正视现实才能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啊。实在不行,学门手艺吧,厨艺、汽修、机械维修,掌握一门手艺,好生积累,甚至后面整一点自己的门店,指不定比大学毕业强不少。要抱怨社会可以,但请先好好努力了之后再抱怨。
贫穷最大的原因,是贫穷。这话听着有点循环向,那么我们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当一个穷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贵的事情。穷人因为现金流紧张,永远只能用小额多次的方式来购买人世间的各种物资和服务,这种购买方式往往是最贵的;而有钱人可以凭借一个很大的购买量获得充分的折扣。更不用说,穷人无法购买高质量耐用品,而在低值易耗品上浪费太多宝贵的钱。
富人可以用金钱来购买时间。如果穷人恰巧处在财富积累期,这种出售时间的买卖,其机会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穷人家里的长辈恰好染上恶疾,那将是灭顶之灾,富人可以去找护工,而穷人家的孩子会花费更多时间在照顾家中生病的长辈,这些时间都是浪费的机会成本。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被迫的时间浪费中,有些人生的机遇,就这样白白流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