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早年间没什么感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想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我认为,这句话主要还是针对夫妻说的。生活简朴的一家娶到的媳妇也是勤俭节约的,铺张浪费的一家人娶的媳妇也是花钱大手大脚的,这就是一个习惯,习相近,性相远,一家人,只有生活习惯相近,才能好好的过日子,否则就是走到一起也会分离的。
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因为贫穷便把看家狗卖了会被村里人看扁,对忠心耿耿的狗尚且这样,为人处事肯定不可信;因为富有了便把耕地牛卖了这是忘本的表现,这类人不注重感情、不懂得感恩以及不为以后着想,切不可深交!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有一些处事方式,家里老人说的一些做人道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吃过的盐,你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听老人家的话,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家里无论有多少畜禽,在未换成钱之前都不叫钱,一场疫情、偷盗或较大价格波动便成了空,相信不少养殖农户愈发感觉这句农村老话非常有道理!
掉的乳牙要扔过屋脊,否则以后不出恒牙(可能担心小孩子玩会吞进肚里,或者不允许亵渎自己身体之物吧,类似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亵渎的道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的这句话让我深信不疑,毕竟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面多,一生所积累的经验也很多,有些话说的的确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