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多看看书,书可以让人内心平静,让一个急躁的人安静下来。
运用外物的力量。这个“外物”,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某项技能。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急躁,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关于性格培养的故事书,可以给孩子示范,有好的经典书籍,可以教孩子明理,学会凡事多思考,不冲动,不激进。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进行某项技能的学习,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性,让孩子沉稳,冷静,有耐心,比如学习书法、弹琴。
不要打断孩子说话。不管他说话的时机有多不恰当,也不管他说的有多重复,多啰嗦。听他把话说完,然后用简短的几句话对他的发言进行总结,长期下来孩子自然会感受到说话言简意赅的好处。如果他说话的时机不当,或者说得不恰当,也等他说完了之后,再委婉温和地告诉他。
家人之间彼此不打断对方说话。不要总是打断另一个人说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家人之间对彼此的行事节奏加以尊重。有人动作快,有人慢,各有优点。可以夸动作快的效率高,也别忘了抓住时机夸动作慢的做事仔细。家里的布置要整洁,温和,有秩序。整洁是指干净、整齐。
给孩子限定做事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催促。比如穿衣服,可以给TA五分钟的时间,五分钟到了,即便TA没有穿好,也不帮TA善后,让他自己承担行为的结果。这也叫自然惩罚法。用这种办法,孩子自然会学习将做事的节奏控制在一个比较恰当的范围。一味的催促,不仅会让孩子焦躁不安,也会让孩子感到茫然无措,甚至影响到亲子关系。
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处处体现一个温和的力量。我们如果是一个急性子的父母,那就需要先改变自己,在生活中处处留意,不急躁说话,不急躁做事,那么孩子,自然会看到父母的样子,她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温和待人,温和做事,这是她最近的一个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