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之后中国官服胡化了,不过民间服饰影响不大。清朝之后就彻底胡化了,不过道士的衣服是除外的。有些人呢,一方面说汉服运动守旧复古原教旨主义,批评他们不懂兼容并蓄;另一方面又试图把汉服的起源都给说成是其他民族。这到底是一种沙文主义呢,还是虚无主义呢?都不是,这些人都不在乎,这些人只是单纯的讨厌汉服,所以从来批评不到点子上。就像笑话里欺负小白兔的大灰狼,打人的理由无非有两个,我让你丫戴帽子,我让你丫不戴帽子。小白兔有没有错?当然有,还有不少,但是可惜都和戴不戴帽子没什么关系。汉服爱好者中很大一部分不承认立领属于汉服。这个问题路人看了会笑出声,汉服不是主张剃发易服才导致汉服断绝的么?剃发易服的时候明朝女性几乎清一色穿立领啊,咋就不是汉服了呢?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从立领被发展出来到明朝灭亡的时间很短暂,但是立领在清朝发展的时间却很长,已经给人满清的印象了,所以不能被接纳到正规的汉服体系里来。这是什么?这是在否定源头可以决定服饰的归属啊!汉服爱好者中还有一部分人不承认曳撒等服饰。路人只要听曳撒的名字就应该知道,这东西不是汉人弄出来的,这就又变成了肯定源头可以决定服饰归属了! 汉服从来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起码胡服有很大影响。
自从华夏族改为汉族后,汉这个字就不仅仅代表汉朝那几百年了。明朝服饰归于汉服,这也是我们的大前提,抛开前提说问题都是耍流氓。在我们看来,根本问题在于他的汉服归类和我们并不一样。于是归到第一条,你拿我们打出的名号说事,就该看看大前提。三、你说你的室友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砸钱玩汉服,这个的确有。还有更过分的披发左衽,只图个好玩,花几十块钱买劣质汉服、影楼服的,这个锅汉服圈不背啊,什么圈里都有人民币玩家和跟风狗,你瞧不起她们,我们也瞧不起,为她几个黑一个圈是不是太极端了。你身边有那种人,我身边还有收集古资料,学裁缝的,做衣服考究到布料针线的。
北魏女性服饰研究无风帽装饰,可见孝文帝改革对女性服饰影响之大。除元睿墓外其他洛阳时期葛葬中的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仅仅沿袭汉族服制,而是胡汉民族及佛教等多种元素的结合。如窄袖腰襦结合短褙与鲜卑服窄袖的特点,满足美与便利两种诉求; 高腰长裙,适应北魏尚马的风俗,提高腰线便于骑马,人为分割女性身材比例,满足视觉要求; 帔帛从佛教装扮走入现实百姓的生活等诸多元素都可已看出北魏女性服饰在服饰改革后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