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最令人沮丧的天气预报大概就是沙尘暴袭来的消息了。虽然随着风力的减弱,我所在的鲁南地区受到沙尘暴的影响会比更北的北方小很多,但是仍然会受到影响。
也许是这几年“雾霾”是空气质量的关键词,但回想十几、二十几年前,“沙尘暴”也曾是主角。沙尘天气是怎么过来的呢?
我想起有一年沙尘暴袭来的时候,我正在解放路上的一家花店选一捧生日的花束。不过瞬间,外面狂风大作,下午三点多钟的天光竟如黄昏,瞬间飞沙飞舞的塑料袋当空,路上行人无不面呈惶恐色,大多就近避入附近的商场或店铺的檐下等待……每每看到“世界末日”的字眼,就会想起那次的亲历,以为“世界末日”亦不过如此吧。
沙尘袭来的时候,尽量减少出门。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上班族,呆在室内是最安全的。沙尘暴往往伴有大风,风力十足之下,难免会有诸如广告牌之类的重物落下,会更加有危险性。这曾亲眼看到狂风吹落的广告牌匾砸到汽车上,玻璃瞬间粉碎,如果是行人恰好经过,岂不当即呜呼哀哉?
恰好在路上,尽量避过风头。就像我那次恰好在花店,一直等到风力减小才离开。如果开车在路上,也要打开雾灯双闪慢行,最好是停靠在安全地带,等风头过去再行驶。
关好室内门窗,包括拉上窗帘。拉上窗帘也能抵挡一部分灰尘,不然沙尘借助风力,会无孔不入。
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戴上口罩、眼镜(或太阳镜)和纱巾。把口鼻、眼睛头发尽量遮挡、包起来,以防沙尘侵入。
沙尘暴天气往往还伴有雾霾,家里的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全天候开启。此外,多吃点木耳、喝点绿茶等据说是可以排毒的食品,至少在心里是个安慰。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说起沙尘暴,对于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我来说,简直是谈沙色变。
前几年沙尘暴特别厉害,一到春天,几乎天天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地之间是一片昏黄的混沌状态,连窗子都会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每到这个季节,除非有必要,否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闭门不出,门窗紧闭,任凭飞沙走石肆虐地敲打着门窗。
如果有要事,非得出门不可,也必定要全副武装。帽子、纱巾、墨镜、口罩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步行出去,就会努力地站稳脚跟,这时候胖子会显示出自己吨位重的优越性,不容易被风刮跑,那如果是瘦子就惨了,一不小心就会被风刮倒,甚至刮跑。
如果骑车出去,想要让自行车保持平衡,需要高超的技术,如果前进的方向与风向垂直,连车带人都会被风刮得处于倾斜的状态。如果是顺风,那是最爽的,不用蹬车,也会走得飞快,但如果是逆风,那可就惨喽,哪怕使出浑身的力气,车子都不想向前行进一点点。
艰难的行进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沙尘暴的天气外出,会有想不到的危险性。因为风大,许多大树被刮倒、拦腰折断,甚至是连根拔起,如果运气不佳,就会被这些树砸到。还时不时会从楼顶上刮下来一些砖块、石块之类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砸到人。街道两边商家的灯箱尽管会压上重重的砖块和大石头,但还是会被刮倒,甚至被吹到老远的地方,也很容易把人砸伤。
有一年一个老人在沙尘暴中在街上骑行,结果从远处的楼顶上刮下来两块巨大的铁板,直接划伤了脖子,导致住院半年多,还落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现在,窗外的沙尘暴还在怒吼,天地之间又是一片昏黄……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请关注公众号:香草珠儿
我是个北方人,从小居住在华北平原,在我的印象里,从很小开始每到春天就是刮风大、吃沙子的季节。那时候小学课本或者读物里一般都会说:春姑娘来了,春风吹起来了、杨柳绿了、花朵红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春天最显著的特点是:乱乱的头发拍打着满是灰尘的脸;街上一阵风吹过来就要捂住口鼻,否则很有可能吃一嘴沙子;回到家要先洗把脸,这时脸盆底会有一层可见的沙土;沙尘暴厉害的时候出门走一圈回来头发丝会涩涩的。
其实我也是很想喜欢春天的啊,但是一想到刮风起沙到凌乱,就会觉得爱不起来啊!那时候最能理解的歌词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都是平房,并且那时候房屋都是木头窗子,窗户的密封并不会太好。春天坐在教室里上课,一阵风过来,靠窗的同学课本上就会出现一层沙土,然后我会淡定地在书桌上磕一磕课本,倒掉沙土继续学习。在那个时代的我们啊,真的是吃土成长起来的啊,是真·吃土,现在想想竟然还蛮怀念怎么回事?
那时候国家和社会上一个很响亮的话题就是:如何防沙,如何退耕还林,如何倡导栽树。经过那些年的不懈努力,这些年沙尘暴现象真的少很多了。那时候听报道里还有教自然、教地理的老师说:如果不防治沙尘暴,土地会不断荒漠化,荒漠线会一点点往南走,于是幼稚的我总会担心哪天我的家乡也变成荒原,年幼的我可以说真的是费尽心思了。好在国家的努力让我的担忧解除了!
据专家说,此次沙尘暴主要来自蒙古国,那么我就放心了。嚯哈哈。
近日北方多地遭沙尘暴,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在那些气候干旱,降雨非常少,植被稀疏或者被过度砍伐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
虽然我地处中原,但听到沙尘暴心里仍然怕怕的。雾霾和沙尘暴都会让人苦不堪言,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因为进几年城市基础建设,不是拆房子就是修路,导致雾霾多发。
刮风的天气,沙尘漫天飞扬。能见度非常低,出门必须带着口罩,否则在外面呆了一天之后鼻腔和嗓子特别的不舒服。而且能带墨镜就带着墨镜。怕墨镜看不见,平面镜或者近视镜都可以。
嘴巴和鼻子有口罩保护,眼睛也一定保护好。扬起的沙尘很容易就会飞进眼睛里。中午我戴着隐形眼镜出门,没想到眼睛里被吹进了沙子,揉眼睛都没办法揉,只能强忍着疼痛,赶紧回家摘了眼镜清洗。
如果风特别大的时候,能不出门尽量选择不出门,因为大风可能会刮倒树木甚至吹跑广告牌等大型物品,如果不慎被砸中,可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丢了性命。所以还是应当保证自身的安全为主。
在恶劣的天气里,开车的宝宝们一定要开灯,并减速慢行,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为了赶时间而开的太快。
此次沙尘暴的出现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生态和守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希望不再出现乱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事情。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我们自身做起。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再受沙尘暴和雾霾的伤害!
好的,作为一个坚守在祖国大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城市的我来说,沙尘暴天气简直是太熟悉不过了。谁能和我们这里的沙尘天气比?一到春天,江南水乡是山清水秀,万物复苏,而我的城市,黄沙就着囊!
话说,看过老板《西游记》的经典桥段,猪八戒重回高老庄,就是踩着乌压压的一片云,这和我们经历的沙尘暴天气是一样一样的。在我们这里沙尘暴不叫沙尘暴,叫“下土”“刮妖风”。想想在新疆的南疆,整片整片的戈壁滩,有人烟的地方还稀稀拉拉的种着几棵树,没有人烟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那一到3,4月,别说开窗户,就算不开窗,每天桌子上,地上,就是一层土...一整年,光夏天下雨的场次就数的过来,记得小时候,我最盼望就是下雨,要不然我家那把伞都该生锈了。
3.4月份的沙尘天真是折磨人。女生出门更是尴尬,涂好的粉底液出去一圈,回来一摸,脸上一层沙土,这就尴尬了。尤其是我这种戴隐形眼睛的,这被折磨的不清,随时眼睛里面会进沙子,开车出门,能见度极底。每年一到沙尘暴天气,我咽喉炎症状就要复发,整日咳嗽,真是难受的不要不要的。车子根本没法洗,刚洗好,5分钟,保你车上又是一层土,我们这洗车的生意特别不好做,因为虽然都有洗车的需求,但是洗一次和没洗差不多啊!
哎,一旦沙尘暴天气,我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家里呆这总是比去外面吃土好太多了。真希望,这种天气赶快过去啊。
最讨厌沙尘天气了,不仅不能好好玩耍,连赚钱都有影响,甚至危及到生命。在沙尘天里,我一般这样做:
1.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
除非不得已要出门,像上班、买菜之类的,我就呆在屋里,减少出门的次数。沙尘不仅干燥,而且含有大量的灰尘、沙尘和其它污染物,人接触久了会非常的难受,像皮肤干燥啦,喉咙痒啦,等等。买菜的话,都是尽量多买一些,能少出门就少出门。此外,口罩是这个时候必备的法宝,没有它是打死都不出门的。
2.不在户外或室外进行活动
跑步、打篮球、骑车这样的活动肯定是不敢再做的了,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说不定还染上呼吸道疾病呢。非不得已骑车出门,也是减速慢行,因为风中含有尘土,能见度非常低,可能都不到十米,而且眼睛非常容易迷入沙粒,。
3.远离高大建筑物
对于高大建筑物,能躲多远躲多远,风那么大,谁知道会不会啥时候从上面掉下来个东西啊,尤其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还有广告牌和一些枯树等,这些都是看到就要绕道走开的,绝对不命自己的身体交给侥幸和运气这类不由自己掌握的东西。
4.时刻注意身体的补水
沙尘的天气,周围的空气都是干燥的,因此人的身体非常的容易缺水,及时补水非常关键,否则就会觉得难受。此外,在沙尘天气里,人难免会吸入一些污染颗粒,多喝水可以让这些颗粒随着身体的尿或者汗排出体外,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