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新闻的第一渠道目前主要来自腾讯。微信开着、QQ挂着,“腾讯新闻”会定期跳跃出来,告知我“天下大事”。我往往只看标题,对感兴趣的类别才会点击开来,大多情况下会视而不见。
那天电脑屏幕右下角跳出“甘肃13岁女孩超市偷窃巧克力,被发现后跳楼身亡”的消息弹跳出来,因为忙,没有立刻点击,只是“心下一沉”的感觉。后来看了两篇腾讯大家的文章,才上网“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2015年12月28日,甘肃金昌市永昌县13岁女孩偷拿超市巧克力被店员发现,并要求其家长赔付,家长责打女孩。女孩跳楼后,其家属到超市讨要说法,又于29、30日衍生群众聚集事件,发生殴打警察砸警车行为,金昌市市长也在冲突中受伤。——来自腾讯
小学四年级,我们班出现了一个小偷。
有个同学的钢笔丢了。那时刚刚弃铅笔用钢笔没多久,钢笔是当年文具里的“大件”,我们习惯在笔杆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做记号”,大街上不仅有专门修钢笔的还有刻字的。有一天老师在班里公开批评一个女生,大家才知道她就是小偷。后来听丢东西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说事情的经过,那个女生偷了她的钢笔,笔杆上的名字用小刀抠没抠干净,让她给辨认出来了,并把失而复得的钢笔展示给我们看。
这么多年,我已经忘了偷钢笔的那个女同学的名字,却还记得从那以后同学们(包括我)对她或无意或刻意的疏远,以及她似乎再也抬不起头来的、模糊的脸。
女儿初二那年,正常下午应该是5点放学,快6点钟了她还没回家,我一边做饭一边看表,愈发焦虑不安。打电话给老师没接,又打给她一个要好同学妈妈,她说她闺女也刚进家门,有个同学的钱丢了,放学后班长让全班留下挨个组排查,排查完的先回家。说话间,家里响起了敲门声。
女儿进门就嘟着嘴“真讨厌啊!班长挨个翻书包……现在才让回来。”我问“老师呢?是老师让班长翻的书包吗?”“老师没说话。”我不知道班里丢东西之后,翻学生书包对不对;只觉得老师“挺聪明”的,由学生翻学生书包,规避了可能的风险。虽然钱最后也没找到。
在超市偷巧克力的13岁女孩,生命已凋零,愿逝者安宁。网上的评论、聚众的事件大都指责超市冷漠无情,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描述大概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其实我很想看看心理学家从女孩家庭、心理上进行分析。她何以在自行离开超市的20多分钟时间里,毫不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跳楼?
2012年山东东营发生过一起“学生拒剪长发跳楼自杀”事件。学校规规定“女生必须剪运动头”,14岁的女生小李不想服从这条校规。“当晚,老师给她母亲来第三条短信催其剪头,孩子听后坚决地说不剪,然后腾得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只犹豫了一秒钟就跳了下去,女生的妈妈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我女儿当年12岁,也留一头在我看来“没必要”的长发,每每被我逼着去剪短一点,理由是“好梳洗,头发长影响学习……”当然也会搬出“头发长见识短”这种带有明显性别歧视的民间俚语试图说服她,以证明我是“对的”我是“为你好”。
回家跟闺女讲“因头发跳楼”的事,问她“上了初中学校要求剪头发你怎么办?你怎么看待(因头发跳楼)这件事。她想了想:我要上的初中不一定有这种规定啊?到时候再说。真傻啊!换个学校不就行了?!
我一下觉得松了口气,心下生慰。是觉得她懂得迂回,虽然换学校并不是件说说就能做到的、象她以为的、很简单很容易的事。头发短了可以再长,难道命不比头发值钱?!
难道命不比一块巧克力值钱?!作家六六曾写过一篇文章《生命教育》,谈到对生命的敬畏和教育问题。身为母亲和教师、兼作家的三重身份,她写道:
孩子的心理素质也需要从小锻炼,尤其是生命教育, 在中国普及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要让孩子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伤害都抵不过生命的消失。因此,在孩子跳楼这件事上,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比学校少。
超市规定偷一罚十、学校规定必须短发……等等固然有其无情、工作人员不人性化、欠灵活等各种因素,但那是“别人的事”,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做什么事”,“有事不要怕事”。
我要回家问问那个15岁的小孩,她怎么看偷巧克力跳楼这件事?并给她读一遍六六的文章《生育教育》,告诉她也告诉自己:
活着,真好。
目光炯炯聊职场,内心温暖谈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性格抑郁而极端的人很容易冲动,外界的压力大,内心的痛苦会让人变得漠视生命。极端的性格会让人在某些情况下变得十分冲动,不考虑后果,即使考虑了,个性悲观抑郁消极的人也不怎么在乎,生命?不过而已,未来?只有无尽的痛苦。死亡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