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的确进入大学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平时的生活,不再像高中时候那样勤俭节约,每天都埋头学习。大学嘛,开始接触很多新鲜的人和事物,自己也在慢慢改变,开始注重起生活质量和打扮上。
父母每个月给1500元生活费,作为吃饭来说肯定是够了且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女孩子买衣服买化妆品是万万不够的。刚开始我是这样分配的,800元用来吃饭,100元用作同学组织聚餐,50元话费,100元交通费,100元水果费,剩下的用来买面膜呀或者是出去逛街吃小吃,这么一算根本就不够用,夏天衣服还好说,冬天衣服那么贵,根本就买不起。
就别说谈恋爱了,很多人认为女孩子恋爱后就可以靠男朋友,自己不用花什么钱就能改善伙食了,其实并不是,我包括身边很多同学恋爱后还是独立的,相互付出,在这样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反而增大了开销。后来,我便开始兼职补贴生活费,一个月收入1000元左右,不仅可以经常和男朋友吃大餐,每个月还可以来一次周边游,如果想出国旅游就攒上几个月的生活费。
女孩子开销还是很大的,化妆品又那么贵,靠父母给的那一点生活费肯定不够花,又不好意思多要,只能自己想办法。我认为无论拥有多少钱都应该学会理财,像我就是属于爱乱买东西的那种人,根本不实用还后悔。
尽量不要负债,这个月才月初,生活费就花完了。不好意思打电话回家向父母要钱,就向同学、朋友借,这样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不是必要的负债能不有就不有。对于像小桔这样的普通家庭,父母的工资除去整个家庭花销外,余下的就是我的生活费,他们不容易,工作本来就有压力,我们就不要施压了。我们负债也等于父母负债,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尽量不要负债!不然以后也会是月光族,自己苦恼。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应该对我们的这笔钱有一个规划。我们可以将我们的钱根据必须消费与否来按比例划分,比如说一日三餐的消费这是必须的,可以给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百分之二十生活用品,百分之二十为其他。生活费不如挤牙膏,不能像牙膏一样大部分月初就用完,小部分由剩下大部分时间来节约的挤。所以千万要有规划的花钱,不能刚开始几天大吃大喝,后面所有时间啃馒头。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重复消费是我的理念,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买,足够用就行。我不会因为喜欢同一款衣服买几件,不会因为一看见喜欢的衣服就去买,根本停不下来。虽然小桔是爱美的女孩子,但是绝不会成为衣奴,再喜欢,足够用的东西就不要去消费。这是节俭的行为,是心态的历练,不是占有欲的强化。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因为是生活费,不多,可能你会觉得没必要,但是我却觉恰恰相反。必要之一:可以记住你所用的消费,不清楚时查看历史账单,可以看清自己钱的走向,避免自认为丢失或者被盗,解除心理疑惑。
可以统计一下,一个月的开销明细,这样就知道哪方面花的多,哪方面花的少,然后把资金调配一下,花到最能让你高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