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绝对是中国这么多省份中方言最多之一,有西南官话,比如桂柳话,还有平话,客家话等,此外广西还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半数地区讲着不同片区的粤语。广西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更是多样,就壮族而言,分南壮和北壮两大支系,内分有小支系,都有着不同的壮语语系,其他民族如苗族、瑶族、侗族等也有着自己的不同种类的语言。比方在首府南宁,粤语(南宁白话)多集中于城区,壮语多在城郊和附近县份。以普通话为基础,在粤语和壮语的共同影响下,催生了南宁地区最有特色的普通话——南宁普通话,即“南普”
一说到家乡的方言,就会觉得很好笑,有的时候和同学之间都会羞于说出口来,但是我很喜欢我家乡的方言,有些方言很有意思的。我的家乡是在内蒙古的丰镇市,属于乌盟,所以我们的方言就叫乌盟话。从小就在老家生活的我,对于我家乡的方言还是深有体会。从小,我就被家里人开玩笑说我“不机密”,很多外地人可能不理解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在我们的方言中“不机密”就是不聪明的意思,根据语气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的独特性让每个地域的人都带着浓重的地方色彩。听一个人说方言,往往感觉到对方生活的地域性。上海和江浙一带,尤其是女性说话更显得小巧玲珑和温婉,声音柔柔地。比如上海话:阿拉不晓得(我不知道)。东北话更具特色,像大东北淳朴的黑土,厚重而豁达。比如我们熟悉的:东北那嘎达(那地方),猪肉炖粉条可劲地造(形容敞开肚子吃)。是啊,咱东北富有,大气,没毛病,杠杠滴!
我的家乡方言,有一个很特别的搭头语,与“我崽”的发音很像,所以一些对我的家乡有些接触的人,一听我说家乡,就会戏谑地对我说:“你们那小老子多。”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我们那的人一说“我崽”,外地人就以为是对方说“我儿子”,也就是自称“老子”,而且很多小孩子就这么说了,所以就有了“小老子多”的名声了。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赤峰市,受山东、河北、山西移民文化以及当地蒙古族文化影响,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举例来说,在自然方面管太阳叫老爷儿,今天叫今儿们,前天叫前儿个,傍晚叫后晌。
潮州话是一种既古老而富有地方特色,而且很难学,很难听懂,听明白用意的一种语言!它的难就难在一字含有多个意思,一句话可以用多种说法来完成,这对于有来过潮汕的朋友就应该领教过的!





